摘要本文簡單闡述了青少年犯罪的幾大原因,即社會原因、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及自身原因,為搞好青少年教育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啟發(fā)。
關鍵詞青少年犯罪成因
中圖分類號:D917文獻標識碼:A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然而,青春節(jié)拍并不都是美妙和弦,陽光普照下也會有不和諧的陰影。在人們?yōu)橹饾u擺脫物質(zhì)貧困而欣慰的同時,不得不面對一個嚴峻的事實:未成年人犯罪正在急劇增長,那么究竟是因為什么使他們走上了犯罪之路呢?
1 社會方面
1.1社會腐敗的影響
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逐步建立,社會結(jié)構(gòu)急劇變動,傳統(tǒng)道德、倫理在不斷地被解構(gòu),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走向多元化,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些由社會腐敗而導致的丑惡現(xiàn)象和市場經(jīng)濟形成的高消費浪潮,使部分青少年的價值觀發(fā)生了偏離,他們信奉的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貪圖物質(zhì)享受,從而導致了為了一己私利不擇手段、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道路。
1.2網(wǎng)絡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網(wǎng)絡慢慢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現(xiàn)代影視作品在不斷追求血腥場面極端真實、極其刺激的同時,使暴力虛擬化了,令青少年產(chǎn)生了暴力的東西都與人類感受無關的錯覺。因為在虛擬的世界里沒有真實的受害者,孩子在平時的游戲中可以盡情使用暴力,所以在真實的生活中他就有可能認為自己還是在做游戲,
從而導致犯罪。
2 家庭方面
2.1家長自身素質(zhì)不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一些父母卻不能夠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他們深受社會的影響,一切向“錢”看,待人處世浮躁、不誠信。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父母,孩子也一切向“錢”看,從而為了“錢”而走上犯罪道路。
2.2家庭結(jié)構(gòu)的解體和殘缺
在社會的浮躁之下,家庭也變得越來越浮躁了,父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有的孩子一天到晚生活在爭吵之中,缺乏關愛,沒有安全感。甚至有的家庭父母離婚,給孩子的影響更大,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應有的關愛,缺少監(jiān)督和教育,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3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失誤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專制型,就是放縱型,在這樣的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孩子缺少愛,也缺少良好的人格,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3 學校方面
青少年犯罪在個別地方屢禁不止甚至逐步升級,學校的失誤不可忽視。當前,應試教育之風依然盛行,在應試教育的逼迫下,在一些素質(zhì)不高教師的教育中,屢屢有學生被扣上了“差生”、“弱智”、“笨蛋”的帽子,正是這些合力把他們趕進了施暴者的隊伍。擁有20多年教齡的教師陳禺說:“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被接納,應試教育卻使一部分學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們就用暴力來報復老師和同學,他們認為對物質(zhì)的占有、對他人的傷害,都是對自我感覺、自我力量的肯定,可以因此重新使自己獲取老師的關注和同學的‘認同’。”心理學家郝若平也指出:“青少年學生正處于心理斷乳期,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言行舉止趨同于成人,喜歡表現(xiàn)自己,渴望得到別人認同。當他們內(nèi)心郁積的困惑或憤怒無法釋放時,在感情的沖動下,就可能會通過暴力達到目的。”
此外,教材中存在宣揚暴力色彩的傾向。僅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描寫如何將對手打得 “腦漿迸裂,涂了一地”等暴力場景的文章就不止一篇,這就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了對暴力接受與欣賞的習慣,在無意識中形成一種錯誤的認識,即只要暴力用在合適的地方,就是正確的、美好的、藝術(shù)的。但是由于學生自己的控制力和理解力,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把暴利泛濫化,認為只有暴力才能解決一切,從而最終將自己送進了牢房。
4 自身方面
4.1交友不慎,害人害己
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青少年由于興趣、愛好和自我成長發(fā)展的追求,自愿結(jié)成非正式群體的心理需要是合理的,也是應該保護的。但青少年必須要運用自己的辨別力正確地選擇朋友,家長、老師也責無旁貸地要給予他們在這方面必要的引導和關心。因為青少年可塑性大,交好朋友,互相幫助,提高大家;交壞朋友,互相感染,一起墮落。結(jié)成團伙后的孩子更希望在群體里能夠表現(xiàn)自己,樹立自己在同伙中間的地位和形象,為了表現(xiàn)自己夠狠夠勇敢以及對同伙的忠誠,在犯罪時他們的表現(xiàn)一般會更極端。這就使得團伙犯罪時的暴力程度一般比單獨干時更嚴重 。因此,青少年交友要謹慎。
4.2心理壓抑扭曲,放縱消極發(fā)泄,導致暴力行為
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安逸的環(huán)境里,很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不懂得感恩,不懂得體貼,性格上自私冷漠。正是由于心理上的狹隘、自私、惟我獨尊、好占上風,所以才導致了很多犯罪事件的發(fā)生?,F(xiàn)實生活中很多青年少犯罪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自身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