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語文可以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那么,怎樣在家庭生活中讓孩子高高興興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呢?下面十種寓教于樂的家庭語文活動方式生動有趣,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巧猜謎語
猜謎,是一項十分有益的家庭語文活動。每天飯后,一邊休息,一邊給孩子猜上幾個先易后難的謎語,不僅能啟迪智慧、陶冶性情、增長知識,而且還能融洽家庭關(guān)系,一舉兩得。
“小時沒有腳,大時沒有尾,陸上支跳高,湖里來游水?!边@謎語給出青蛙生長過程的知識。孩子在猜時,先要集中注意力聽清楚詞句,并把詞句連貫起來理解思考,把詞語的意思和事物的形象結(jié)合起來。這些心理活動都是孩子自覺愉快地進行。猜不中,他們愿意繼續(xù)積極思考;猜中了,更能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快樂。
成語接龍
成語接龍是一項十分有趣的家庭語文興趣游戲,它對積累成語、豐富語匯大有好處。對訓(xùn)練孩子快速反應(yīng),培養(yǎng)敏捷的思維能力是一種好辦法。
這個游戲,是按修辭“ 頂針”格的方法進行的。全家人由一個人開頭,任意說出一個四字成語,然后依次每人各說一個成語,要求前一成語末尾的字和后一成語開頭的字相同,使所說的成語首尾相接,成為一條龍。如:爸爸說“異想天開”,媽媽可以說“開門見山”,孩子說“山窮水盡”,爸爸接著說“盡善盡美”,如此類推。
在做這項游戲過程中,如果有人接不下去,可以讓他背首古詩或猜個謎語。這種游戲,妙趣橫生,樂趣無窮。
當(dāng)然,這種游戲不要只局限在家里做,可以在外出散步時做,也可以在送孩子上學(xué)的路上做,既不耽誤時間,又能讓孩子隨時隨地學(xué)到知識。
成語填空
漢語中的成語數(shù)量極多,用途廣泛,宛若一片茂密的森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運用成語填空,旨在幫助孩子熟練地掌握、記住成語,準(zhǔn)確地理解、使用成語,盡快提高語言表達水平。這種活動方式是限時快速回答,具體時間由家長確定,孩子不熟悉的成語,由家長補充或提示。
如讓孩子填十二生肖動物的名字:鼠目寸光、九牛一毛、虎視眈眈、兔死狐悲、龍飛鳳舞、打草驚蛇、車水馬龍、亡羊補牢、殺雞嚇猴、聞雞起舞、狗仗人勢、人怕出名豬怕壯……
詩海探奇
所謂“詩海探奇”,就是引導(dǎo)孩子到詩歌的海洋中去探珍尋寶。開展這項活動,既可以豐富孩子的語匯,讓他們學(xué)習(xí)、領(lǐng)悟詩歌煉字煉句的特點,提高語言表達技巧,又能培養(yǎng)孩子的識記、理解、判斷、分析及鑒賞能力。同時,還能激勵孩子自覺地繼承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并把它發(fā)揚光大,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如讓孩子填花名,“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等。
補歇后語
歇后語是熟語中的一種,是群眾語庫中格外璀璨的明珠。它經(jīng)過千百年來的流傳、使用和錘煉,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補歇后語”就是讓孩子們把歇后語的后半句補出來,使其意思更為清楚明白。開展這項活動,目的是要讓孩子了解并掌握歇后語,借以豐富孩子的語匯,鼓勵其在寫作和說話中自覺地運用歇后語,以便使自己的語言真攻略正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如讓孩子補歇后語:推車爬坡——越走越難;退潮的海灘——水落石出等。
靈機一動
“靈機一動”是一項非常有趣的啟思益智游戲。在家開展這項活動,可以培養(yǎng)、發(fā)展孩子機智、靈活、快捷的思維能力,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從不同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幽默地對待生活。
“靈機一動”又叫“腦筋急轉(zhuǎn)彎”,做這項游戲時須在腦子里多轉(zhuǎn)幾個彎,做到靈活、機智和快速。答題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打破常規(guī),突破思維定勢,即不能按照一般的思路去思考,尤其是要注意題目中語句的暗示和破綻。
如你能用藍色墨水寫出紅字嗎?如果我們按照常規(guī)的思考方式去回答這個問題,那當(dāng)然是不能。然而,如果你靈機一動,換個角度去想,則完全可以回答:能!即用藍筆寫一個“紅”字不就得了!問題就這么簡單,關(guān)鍵是看你想沒想到這一層,是否靈活、機智。
文學(xué)沙龍
馬克思說過:“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為了豐富孩子的課余文化生活,激發(fā)其學(xué)習(xí)興趣,擴大其知識領(lǐng)域,幫助孩子鞏固和深化課堂上學(xué)到的知識,家長可以收集一些知識競賽題,在茶余飯后考考孩子。
如: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什么?魯迅的原名叫什么?他發(fā)表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是什么?等等。
說繞口令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薄凹t鳳凰,黃鳳凰,粉鳳凰,花鳳凰。”讀讀這些音韻和諧、妙趣橫生的繞口令,人們無不被它的藝術(shù)魅力所感染,所折服。
繞口令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的語言游戲, 又稱“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由于它是將若干雙聲、疊詞詞匯或發(fā)音相同、相近的字詞有意集中在一起,組成簡單、有趣的語韻,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jié)奏感強,妙趣橫生。今天人們社會交往日益增多、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孩子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的成長階段,在掌握其他各方面知識的同時,發(fā)音的練習(xí)、語言的訓(xùn)練也是應(yīng)該重視的。因此,和孩子一起讀一讀輕松愉快的繞口令,能進一步增進父母與孩子的親和力,使孩子在甜蜜、溫馨的氛圍中提高語言能力。
講故事
當(dāng)家長的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愛聽故事。只要你的故事一開講,孩子那明亮的大眼睛就會緊緊地盯著你的嘴巴。他貪婪地聽著,臉上的表情也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而變化,故事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會深深打動孩子稚嫩的心靈。
好的故事,既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擴大知識面,促進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力的發(fā)展,又可以陶冶性情,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品德。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在少年時期都接受過良好的故事教育,從中吸取了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受益匪淺。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家高爾基,在他的小說《童年》中就記敘了他的外祖母用美麗動聽的童話故事來啟迪他的事,這些有益的故事使高爾基終生受益,為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增添了豐富的素材?!?/p>
(責(zé)編張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