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民辦高等教育已初具規(guī)模。民辦高校黨組織要重視共青團工作,切實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重視共青團干部的選拔、培養(yǎng)、使用,不斷優(yōu)化共青團工作的環(huán)境,使共青團在學校育人和管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從組織、思想、機制等三方面著手,就民辦高校如何做好黨建帶團建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民辦高校 黨建帶團建 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民辦高等教育已初具規(guī)模。作為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民辦高校黨組織要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堅持以黨建帶團建的模式和發(fā)展思路,按照新時期黨對青年工作的新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大力加強團的建設。促使團的各項工作蓬勃發(fā)展,團組織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團組織在學校管理中的助手作用日益明顯,推動民辦高校各項事業(yè)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一、從團的組織建設上“帶”,讓共青團組織成為真正的助手和后備軍
民辦高校黨委要緊緊圍繞“培養(yǎng)什么樣人,如何培養(yǎng)人”這個中心,著力加強團組織的自身建設,為共青團作用充分發(fā)揮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加強領導,規(guī)范管理,以“帶”促“建”。一要切實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黨委要明確黨委副書記分管共青團工作,每年要至少召開1次黨委會研究共青團工作。黨委領導還應經常參加團組織的活動,及時了解掌握共青團工作和廣大團員青年的思想脈搏。二要規(guī)范管理。校黨委要認真制訂加強和改善對共青團工作領導的意見的配套文件,從制度上規(guī)范共青團工作,確保共青團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地發(fā)展。三要堅持以“帶”促“建”。黨委在制訂黨委和各黨支部工作計劃時,要把加強團建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安排進來,對團的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二)按期換屆,強化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基地”的作用。民辦高校黨委要積極和學校人事部門、校長溝通交流,共同注重團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把共青團作為鍛煉、培養(yǎng)年輕干部的重要基地。一要在團干部選拔上堅持快節(jié)奏。要特別重視對團委書記的選拔,通過換屆和個別調整,及時大膽地把那些德才兼?zhèn)?、實績突出、能力強、作風正、群眾基礎好、有培養(yǎng)前途的青年干部,提拔到共青團的領導崗位上來,確保團組織的生機和活力,增強團組織的后勁。二要加大團干部的輪崗鍛煉力度。黨委應積極創(chuàng)造加快輪崗鍛煉機會,并從制度上加以規(guī)范和保證。要關心團干部的成長,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加快輪崗鍛煉,不斷提高其工作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二、從團的思想建設上“帶”,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構建當代青年學生的精神支柱
黨委要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理論“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作用,注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構建青年學生的精神支柱。
(一)突出團課教學主渠道,培養(yǎng)一批理論學習骨干隊伍。黨委要支持學校各級共青團組織充分利用培訓班、主題團日活動作為理論學習的陣地,組織團員、團干部定期集中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有關文章和研究成果。團校與黨校有效銜接,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黨委組織部門要組織學生黨員到共青團干部和輔導員助理的崗位上掛職鍛煉,開展“手拉手、一幫一”活動。這既是充實共青團干部崗位,又是加強對學生黨員的再教育。使得學生團干部回到班里成為思想政治的學習輔導和宣傳員,對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引導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團委要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一個廣闊舞臺,明確主題,確定目標,使廣大團員青年在實踐中受教育、長知識、增才干。利用寒暑假,組織社會實踐小分隊,開展“三下鄉(xiāng)”服務。引導大學生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服務城鄉(xiāng)兩個文明建設。大力開展青年志愿者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蘇北計劃”、“西部計劃”等品牌活動。
(三)理論學習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建立青年學生理論學習的有效載體。努力拓寬思想教育、理論學習的渠道,把青年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團委要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堅持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努力開辟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二課堂,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延伸與補充,黨的政治理論學習活動更加生動豐富,學習氛圍更加濃厚。
三、從機制上“帶”。優(yōu)化寬松的共青團工作環(huán)境
面對民辦高校90后學生的生源特點,共青團的工作面臨新挑戰(zhàn)。黨委要大力支持共青團獨立開展工作,為共青團創(chuàng)造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不斷增強共青團的活力。
(一)支持共青團組織創(chuàng)新。黨委要大力支持團委依據上級團組織的有關文件精神,對現有團組織的組織格局依據學生學習生活特點、行為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在學生社團、網絡和學生公寓設立團組織。實現哪里有青年團員,哪里就有團組織,做到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的政治目標。
(二)重視共青團大型活動。黨委要支持團委圍繞學生成人成才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職業(yè)生涯設計、職業(yè)技能訓練等大型活動。要在較為緊張的辦公經費中,預算出專門的資金來保障團組織的活動。使這些活動成為學生展示才華、提高技能、拓展素質的舞臺,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
(三)協(xié)調共青團工作關系。一是讓團委的同志參加學校各種領導小組、委員會等綜合性組織,發(fā)揮共青團的作用;二是通過聯(lián)合發(fā)文,形成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體制;三是賦予團委專項職責,確保專項工作落實到位:四是注重聽取團委對發(fā)展黨員、教職工待遇、學院發(fā)展等工作的意見。有條件的可在設立學生黨支部的系院。由學生黨支部書記兼任系院團組織書記或在設立學生黨支部時,優(yōu)先考慮由系院優(yōu)秀的團組織書記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使得黨建帶團建更加緊密。
(四)關心團員青年生活。領導要經常深入學生教室、宿舍、餐廳等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看望學生,多同學生進行交流、談心。對于經濟困難學生進行關心資助。組織領導干部、廣大黨員與后進學生結對子關心學生成長,讓青年學生更切身地感受到黨組織的關心和溫暖。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黨建帶團建將被賦予新內涵,民辦高校黨委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黨建帶團建的自覺性,大膽探索,不斷實踐,從組織上帶,從思想上帶,從機制上帶,使得民辦高校團組織在組織建設上更加完善,在思想建設上更加成熟,在工作機制上更加順暢,在學校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的創(chuàng)新型應用性人才的任務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培養(yǎng)更多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
注釋:
①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團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談時胡錦濤的講話[N].北京:中國青年報,2008-06-15.
參考文獻:
[1]曹紅,王海洲.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推進基層“黨建帶團建”[N].北京:中國青年報,2000-08-04.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
[3]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意見(中青發(fā)[2005]16號).
[4]共青團中央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共青團工作建設的意見(中青聯(lián)[2005]15號).
[5]共青團中央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學校團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青聯(lián)發(fā)[2000]62號).
[6]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社會力量舉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組發(fā)[2000]7號).
[7]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06]31號).
[8]全團要下最大決心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N].北京:中國青年報,200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