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應對金融危機
始于去年的全球性金融海嘯使得拍賣行在今年紛紛采取措施進行應對,佳士得在經歷了08秋拍的大幅震蕩之后,于09春拍推出一系列包括降低起拍價、減少拍品數(shù)量、提高拍品品質在內的措施。
通過降低起拍價和減少拍品數(shù)量,佳士得2009上半年總成交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從區(qū)域上看,2009上半年,佳士得在歐洲大陸和英國、美洲以及亞洲和中東市場的拍品總額都有所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美洲市場,比去年同期下降51%。
從拍品門類上看,“印象派及現(xiàn)代藝術”依然占據(jù)成交額排名首位,達到4.138億英鎊,與08春拍相比,減少了8千多萬英鎊。除了“二十世紀裝飾藝術”板塊的成交總額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之外,其他板塊的成交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都呈下降趨勢?!岸兰o裝飾藝術”板塊成交總額為6千萬英鎊,比去年同期同一板塊的1800萬英鎊增加了4000多萬英鎊,其中由伊夫·圣羅蘭與皮耶·貝杰專場推出的艾琳·格雷(Eileen Gray)的作品《龍椅》(約1917—1919年)以1940萬英鎊的價格成交,創(chuàng)下二十世紀裝飾藝術品拍賣價的世界紀錄。
佳士得2009上半年成交總額雖比去年同期減少6億英鎊,但成交率卻增長到78.3%。其中“印象派及現(xiàn)代藝術”夜拍成績尤為喜人,拍品的平均成交價比去年同期高出50萬英鎊,成交率以價值計算達84%。“室內裝飾與收藏”板塊的Roger Warner的收藏以及春季亞洲藝術周上“賽克勒藏中國藝術品專拍”的成交率都分別高達99%(以價值計算)。
佳士得國際首席執(zhí)行官Edward Dolman表示:“盡管總成交額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自今年年初增長了5%的成交率以及穩(wěn)定的價格皆體現(xiàn)了藝術品的保值性??傮w而言,佳士得的拍賣結果顯示出目前恰是估價合理的藝術品的拍賣良機?!彪S著買家資產的減少,拍品的品質高低以及拍品能否保值或增值成為買家關注點。
伊大·圣羅專場成就私人珍藏專拍經典
佳土得在2009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2月在巴黎舉行的伊夫·圣羅蘭與皮耶·貝杰珍藏拍賣專場,該專場共獲得3.049億英鎊的成交額,成為有史以來成交額最高的一次私人珍藏專拍,創(chuàng)下了多項藝術家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亨利·馬蒂斯的《立金花、藍地毯和玫瑰》以3200萬英鎊拍出,登上佳士得2009上半年成交價排行榜榜首。有16件拍品皆以超過500萬歐元的價格成交,61件拍品皆以超過100萬歐元的價格成交。其中也包括創(chuàng)下二十世紀裝飾藝術品拍賣價的世界紀錄的艾琳·格雷的作品《龍椅》。
佳士得亞洲藝術春拍彰顯活力
佳士得香港在2009年上半年的成績達到1.294億美元,全球的亞洲藝術(包括藝術品及畫作)則一共拍出1.669億美元,這表明亞洲藝術市場的活躍以及全球范圍內藏家對亞洲藝術的喜愛。
佳士得香港09春拍在亞洲區(qū)獲得61%的市場占有率,向藏家呈獻了1659件拍品,其中超過50%的拍品的最終成交價高于原估價,拍品的均價超過2008春季水平。其中“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成交額為2.83億港元,由知名藝術家與新秀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20多件作品均創(chuàng)拍賣紀錄。隨著全球藏家對流傳有序的珍罕精品的繼續(xù)追捧,“中國工藝精品”的拍賣成交額達到3.23億港元,60%以上的拍品以超過原最高估價的價格拍出。而“中國古代及近現(xiàn)代畫”則取得了9750萬港元的成交額,顯示了中國與亞洲藏家對估價合理的珍罕精品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