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譯文:
才能大的人,聲望自然大;人們所欣賞佩服的是他的真才實學,并不是看他是否會說大話。
在“三顧茅廬”的故事中提到過機智有才的諸葛亮,劉備為了請他出山而三顧茅廬,在歷史上是很著名的,人們都很敬重諸葛亮這樣有才的人。
到了五代時期,后蜀有個叫王昭遠的統(tǒng)帥,他掌管全國的軍隊。王昭遠是個驕傲自大的人,平時常以諸葛亮自比,總吹噓說:“只要我坐在太平車上指揮著大軍,沒有打不勝的時候,定能一統(tǒng)天下?!?/p>
公元961年,北宋派大軍攻打后蜀。后蜀皇帝非常著急,這時王昭遠主動提出愿帶兵抵抗,皇帝見他如此自信,就高興地答應了。
平時夸夸其談、吹噓自大的王昭遠在戰(zhàn)場上指揮失誤,使后蜀的軍隊一潰千里,王昭遠自己也做了宋軍的俘虜。
因此,王昭遠自比諸葛亮要一統(tǒng)天下的大話,也成了歷史上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