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奶奶、媽媽和我一起去買菜。一大早,集市上已是車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了。買菜的,賣菜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我們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眼睛都看花了,菜卻沒買幾樣。雖說現(xiàn)在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可是隨著塑料大棚種植的迅猛發(fā)展,交通工具的日益先進以及保鮮技術(shù)的廣泛應用等,蔬菜的來源廣了,品種也多了。
你瞧,菜攤上擺滿了紅里透粉的西紅柿,頂著黃花的嫩黃瓜,穿著紫袍的茄子,翠綠的豆角……真是應有盡有!肉類和水產(chǎn)品攤上也是異常豐富,僅賣魚的攤子上就擺滿了歡蹦亂跳的鯉魚、草魚、鰱魚、鯽魚等,以至于我們都不知道買什么好了。
是啊,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發(fā)生了十分可喜的變化。尤其是吃的方面,日益豐富的菜籃子讓人們都不知該從何下“嘴”了!
奶奶不禁發(fā)出了感嘆:“這生活變化真是太大了!我活了大半輩子也沒見過這么多種類的菜?!?/p>
“是啊,是啊。”媽媽接著說,“記得我小時候,今天吃著飯,心里卻盤算著明天的飯該怎么辦?糧食都吃不上,更別說什么菜了。就是幾年前,蘿卜、白菜還是當家菜呢!”
“行了,行了,奶奶、媽媽,你們就別翻那些‘老皇歷’了,還是好好想想我們今天該吃什么吧!”
“是啊,是啊,你看看,光顧著說啦,我們的菜還沒買呢!”
“哈哈哈……”我們祖孫三人都笑了起來??墒撬南驴纯?,又犯愁了,今天到底買什么菜呢?
點評
文章截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段,抓住祖孫三人的對話,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新時期老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描寫精彩,說明小作者對生活的思索很有深度。
【指導并置評:朱漢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