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那年,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母親把他帶上一輛汽車,經(jīng)過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了一個繁華的小城,租了一間廉價的房子。之后,母親傾其所有,讓他上了這個小城的一所私立中學。為了給他湊夠繼續(xù)學習的學費和生活費,母親開始四處奔波找活干。
那時,母親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想給他最好的教育,讓他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有一個和自己不同的嶄新的人生,并在新的環(huán)境里,慢慢忘記父母離婚帶給他的傷痛。
然而,母親萬萬沒有想到,在新的學校里,因為貧窮,因為蹩腳土氣的口語,落后的成績,他在學校里處處受到其他孩子的歧視。他變得厭惡學校,他幾乎天天要和那些歧視他、捉弄他的孩子打架,還逃課,學會了吸煙、喝酒和偷盜。
校長幾次督促母親將他領(lǐng)回去,母親找到校長說,再給孩子一個機會吧。校長答應(yīng)了。
一天清晨,老師對他和同學說,如果誰能一天只打一次架,老師將給他頒發(fā)一個獎杯。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認為這是個可笑的獎勵,甚至是帶點羞辱的獎勵。然而,他并沒有笑,只是愣了一下。那一天,他盡量約束自己不和別的孩子說話,他生怕在說話中和別的孩子再爭執(zhí)打起來,其中幾次面對幾個孩子的挑釁,他都想發(fā)怒,只有一次他沒有控制住自己。那一整天,破天荒地,他只打了一次架。放學的時候,老師第一次用和藹的口氣對他說:祝賀你,今天這個獎杯屬于你。那天,他高興地把獎杯拿在手里,向同伴們炫耀,向母親炫耀。
第二天放學時,老師讓他單獨留了下來和他訂了一個很秘密又很奇特的約定:如果他一天不打架,老師就給他頒發(fā)一個獎杯,直到他畢業(yè)。
從此,他幾乎不再打架了,學習也變得好了起來。隨著獎杯的增多,家里窄小的房間開始放不下了。這時,他對母親說,把這些獎杯變賣一些,換成生活用品吧。母親聽了堅決說不。母親說,這些是老師對你的肯定,你應(yīng)該好好珍藏它們才對。他點了點頭。
后來,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又被學校推薦到一所著名大學學習。就在他將要離開學校的時候,老師帶領(lǐng)所有的學生來歡送他。那天老師對他說,今天,有一個禮物想送給你。
老師帶著大家來到小城的一個小工廠,那是一家專門生產(chǎn)各種獎杯的工。老師指著工作間里一位背對著他們正在做工的中年婦女,對孩子們講:從前,有一位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做個有出息的人,她帶他離開家鄉(xiāng),把他送到一座小城最好的一所中學學習。為了維持家里的巨額開銷,她不得不每天干三四份工作,直到夜里很晚才能休息,可他的兒子并不知道這些,也不體諒她的辛苦。他每天在學校打架、逃課,母親為了激勵他的兒子改掉惡習,每天又增加了一份工作,就是到這家工廠打工,而她每天唯一的報酬,就是從工廠帶回家一個獎杯,讓老師獎勵給她的兒子。
聽到這里的時候,他突然淚流滿面。
(責編 吳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