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9月17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企業(yè)及個人存款均出現活期存款增長,定期存款減少的情況。分析人士表示,“兩增兩減”顯示出存款活期化趨勢進一步延續(xù),居民、企業(yè)對未來經濟走勢的判斷樂觀,生產交易活動加速,但同時商業(yè)銀行流動性壓力也需要關注。
存款活期化加速
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8月份,企業(yè)活期存款余額為124416.72億元,較7月大幅增加30303.7億元;企業(yè)定期存款余額為107391.74億元,較7月減少1687.76億元。
公司存款主要用于日常結算,關注于日常業(yè)務往來和支付的方便程度。建設銀行研究部總經理郭世坤表示,企業(yè)活期存款高速增長、定活期存款結構轉變,一方面顯示企業(yè)經營日益活躍,經濟景氣回升,另一方面也表明企業(yè)資金面充足,很多資金開始進入實體經濟,投資意愿進一步加強。
與此同時,8月份居民戶存款也呈現出相同的趨勢特征。8月份居民活期存款余額為90761.33億元,較7月增長113.39億元;定期存款余額為161975.15億元,較7月減少913.82億元。
個人存款作為一種儲蓄是為未來的支出及投資作準備,更關注存款帶來的收益。因此,在資本市場日趨活躍的形勢下,就會出現個人存款為了追求較高收益,“搬家”到資本市場或等待更高收益的投資機會,從而使短期化趨勢加強。
某銀行內部人士指出,股市的財富效應使儲蓄存款逐步向股市遷移,預計隨著資本市場的持續(xù)活躍,存款分流勢頭和活期化趨勢將會繼續(xù)得到加強,這一方面會對降低商業(yè)銀行負債成本起到積極作用,也有利于商業(yè)銀行經營利潤的提高,但也會直接影響到商業(yè)銀行負債業(yè)務的穩(wěn)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yè)銀行資金來源的短期化趨勢,以及中長期貸款在銀行貸款中占比較多形成的資金運用長期化趨勢共同作用,將會使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變得日益突出。
流動性壓力漸顯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除1月份外,其它月份均是貸款增速超過存款增速。8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速,超過同期人民幣存款余額同比增速6.68個百分點,創(chuàng)12年來高位。
郭世坤表示,貸款增速連續(xù)數月超過存款增速,對銀行體系流動性會產生一定影響,8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差余額比7月減少0.08萬億元,但并不影響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上依然充裕局面,在資本市場開閘放行情形下,銀行間交易依然呈現出價低量高景象,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近期上調可能性不大。
西南證券金融分析師付立春認為,今年上半年銀行存款實現了平穩(wěn)快速的增長,與總資產規(guī)模擴張相一致,各家銀行的存款規(guī)模也基本實現了協調增長。但根據14家上市商業(yè)銀行半年報顯示,有個別銀行的存貸款增長不協調性增加,有些已經不滿足相關監(jiān)管要求。其中,深發(fā)展、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貸款增長速度遠高于存款增長速度,貸存比指標有惡化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