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象形字,看起來像一人手中持棒,端著架子。所以。父親就是那個手持法典教育子女的人。
父親不是天使,而是楷模,是子女心中的“歷史”。心理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父親是否被子女喜歡,他最終往往都會成為兒子心中的榜樣、女兒擇偶的楷模。這種影響存在于潛意識之中,而我們對父親的愛亦是對“過去自我”的愛,對自己的血脈和歷史的深深眷戀。
父親不需要偉大
父權(quán)社會強調(diào)的是“父親是偉大的”,但對于許多小男孩小女孩來說,他們關(guān)于父親的第一堂心理課卻應(yīng)該是:并非每一個父親都是偉大的,有時,他甚至不是好人。
阿郎就不是一個好人,更不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只是個處于社會底層的小混混,經(jīng)常在街頭飆車,最后還鋃鐺入獄??墒菍τ诓ㄗ衼碚f,這就是他的歷史和現(xiàn)實:一個渺小的父親,罵臟話,對美女吹口哨,在工地開挖土機,為了爭取工作機會拍人馬屁……可也是這樣的父親:和他穿親子T恤,帶他飆單車,一起賴床,然后手忙腳亂奔去上學(xué)上班……一個有弱點的父親,似乎比偉大的父親更可愛。即使他教的生存技巧常常不靈,即使他的人生充滿了麻煩,即使他也會軟弱也會挨打,但他畢竟向你示范了一個沒有光環(huán)的真實人生,講述了一個“承認渺小就是偉大的”道理。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可以偉大,但我們卻都要幸福地生活。不偉大的父親,讓孩子學(xué)會了喜歡自己,尊重自己的人生,無論你是什么樣子的。
當鮮血滿面的阿郎駕著賽車風馳電掣地沖過終點,搖搖晃晃摔倒在地,羅大佑的《你的樣子》低沉卻鮮亮地響起:“不明白的是為何你情愿,讓風塵刻畫你的樣子,就像早已忘情的世界,曾經(jīng)擁有你的名字我的聲音?!薄⒆幼罱K學(xué)會的,是壯烈失敗的父親教給他。即使在慘淡的人生面前,也要保持的偉大和勇敢。
我們的內(nèi)心真正長大的時刻,是不再要求父親偉大的時候。接納他的渺小和局限,允許他犯錯誤,也允許他擁有充滿掙扎的人生——接受了父親的贏弱,才讀懂了真正的偉大,也就悅納了自己真實的歷史。
父親的謊言,是他的傳奇
威爾的父親是個“撒謊狂”,常常把自己的經(jīng)歷講得像童話一樣神乎其神:老巫婆、狼人、巨人和大魚光怪陸離地登場,他編織的那些離奇經(jīng)歷常常讓威爾陷入尷尬。終于有一天,他再也受不了父親的荒唐,摔門而去,離家三年音訊全無。直到接到父親患癌癥將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威爾才與妻子一起回到家中。
父親是兒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對手”,兒子想要長大,想要獲得肯定,首先要把父親“打倒”。父子間的戰(zhàn)爭,常起于謊言。父親面對越來越強大的兒子,自知無力,需要用謊言裝扮自己,鎮(zhèn)住兒子??梢坏﹥鹤影l(fā)現(xiàn)父親的強大只是謊言,就會立刻拆穿,從此開始超越父親,奪得屬于他們自己的權(quán)利。其實,兒子們沒有發(fā)現(xiàn),父親是在用讓你服從的方式,教會你反叛。換句話說,為了讓兒子毫不留情地超越自己,他們?nèi)隽酥e。
威爾最終理解了父親。在父親彌留之際,威爾為他編織了最后一個美麗的謊言:“我們一起逃出醫(yī)院,你就像一個英雄,對所有人揮手致意。人們帶著笑容而不是悲傷目送你。然后我把你抱進河里,你安心地變成了一條你一直想成為的大魚……”故事結(jié)束的時候,父親閉上了雙眼。
男人之間的戰(zhàn)爭總會和解。兒子們長大后成了父親,也會對自己的兒子撒起同樣的慌:“爸爸是超人,爸爸力大無窮……”終于理解,父親的謊言就是他的傳奇,他要先把自己變成一個無所不能的神,然后再讓兒子親手打破神話——這是人類世代更替必然的心路歷程。父親的謊言,是向兒子認輸前最后的愛。
再渾蛋的爸爸也是爸爸
“再渾蛋的爸爸也是爸爸!”是這部片子最“雷人”的臺詞??勺屑毾胂?,真是硬道理。一個當了爸爸的男人,他可以同時讓外人覺得渾蛋,讓老婆覺得可恨,卻讓女兒深深地眷戀且熱愛著。
這就是父親和女兒的情結(jié),電鉆也撬不開的依戀關(guān)系。有些男人會辜負全天下的女人,卻唯獨不會辜負自己的女兒。“戀父情結(jié)”說:女人對男人的看法都始于父親,女兒是通過父親來了解男人的。她們長大后,會找一個外表或內(nèi)心與父親相似的人戀愛;小女孩6歲以前是否和父親生活在一起,決定了她內(nèi)心安全感的多少,如果父親有了外遇,女兒往往不太會相信婚姻……這個情結(jié)還悄悄地連結(jié)了父女的性格,就像這部片子里的老魚和小魚,兩個人一樣的倔,一樣的幽默。這里面潛藏的心理學(xué)是:兒子是通過在心理上打贏父親才長大的,所以他們不能和“對手”相同;而女兒卻是通過崇拜和模仿父親長大的。所以,女兒是這個世界上與父親脾氣最像的人。
然而世界上最像的人,他們的關(guān)系也往往“愛恨分明”,在兩個極端間只能擇其一。就像戲里老魚和小魚那次山崩地裂的吵架,小魚將對父親的積怨一次性地爆發(fā)出來,看過這段戲的人都無法不動容。雖然噴發(fā)出來的是恨的語言,卻隱藏著深刻的愛與依戀——爸爸,是在你無路可退時,還可以接受你的埋怨與仇恨的人。
因此,最沒轍的時候,還想著你有個爸爸,他會為你做任何事。
父愛的力量是幽默
無論是與外界搏斗,還是合作,我們的“武藝”都來自父親。他教會我們攻擊,更教會我們?nèi)绾畏烙?。在這部電影中,父親圭多就教會兒子最好的心理防御機制——幽默。他告訴兒子,所有的殘酷都可以一笑置之。
在猶太人集中營里,面對突如其來的險境,圭多哄騙兒子說這只是一場游戲,所有可怕的事都是假的,只要快樂地堅持一天,就可以獲得2個積分,積滿了1000分可以得到一輛坦克。整個人類的悲劇,因為父親的幽默而改寫,在小男孩的眼里變成了一場愉快的游戲。于是,他的童年充滿了美麗的記憶。
像圭多一樣,父親往往讓我們看到殘酷的現(xiàn)實,又教會我們保護自己。每個父親身上“裝載”著不同的“心靈防御術(shù)”,有的是幽默,有的是智慧,有的是理性,還有的是創(chuàng)造。父親的力量并不來自于攻擊,而來自于聰明的防御。我們都從父親身上學(xué)習到保護自己的技巧。當我們懂得保護自己時,也就不再要求生活更完美,因為我們自身已經(jīng)有能力去彌補那些殘缺。
父親的“著想”是進退
父親曾經(jīng)是兒女心中最重要的一堵墻,擋風遮雨。任務(wù)完成后,他們會自動退居到次要位置,成為兒女人生中的歷史。
很多父親在這個進退時刻會留戀不舍。就像片中的老朱,把兒子培養(yǎng)成留學(xué)生之后,千里迢迢來到美國,跟兒子、外國兒媳一起生活。但因為文化差異和代際沖突而無法融合,最后離家出走,獨自在中國城洗盤子過活。這不是兒子的不孝,而是親子間必然會彈開的自我空間。
父親和孩子,屬于兩個家庭:一個是父親的,這是孩子的原生家庭,但當孩子長大了,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家庭,他就必須脫離原生家庭。也就是說,孩子終究要從父親的世界中分離出來,他們要分別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務(wù)。
在某些人看來,影片的結(jié)尾也許不夠美滿,但卻別有韻味:老朱租了單身公寓,在中國城的社區(qū)學(xué)校里找到一份工作,還找到了新的老伴,兒子兒媳定期前來探望——對于兒子的人生,他退居二線,不是沒有空間的愛,而是有距離的天倫——親子間最美的位置,是父親的進退。
當孩子成為父親,一個新的循環(huán)開始。生命的傳遞就是在這樣的“創(chuàng)造一分離”的循環(huán)中完成的。所有父親終將成為歷史,所有的孩子也終將成為父親。愿天下的兒女都能悅納父親這段屬于自己的歷史,妥帖打點好父親交予你的美麗人生,并對這位生命中獨一無二的男人,埋一份切膚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