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學心理咨詢?兩個詞足以給出理由:好玩兒、好用。
我們?yōu)槭裁匆獙W心理咨詢?理由可能形形色色:有人是愛好心理學;有人是身邊的親朋好友有了心理問題,看著很難受,想要幫助他解決;有人是自己遇到了心理困擾,得到過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于是想要回報更多人;還有很多人是因為工作需要才來學習……
多年前,我寫過一本書叫《登天的感覺》,里面是我在哈佛校園里做心理咨詢工作的經(jīng)歷。做一名心理咨詢師為什么會擁有登天的感覺?根據(jù)我多年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了幾句很通俗的話:一、心理咨詢好玩兒;二、心理咨詢好用;三、學心理咨詢至少能保本;四、省錢買樂子。
現(xiàn)在社會上提起心理咨詢師,好像充當?shù)氖恰袄啊钡慕巧?。來訪者把眼淚呀、苦水呀全都倒給你,然后拍拍衣服走人。其實不然。
心理咨詢是助人快樂的職業(yè),而這里面的“人”不光是來訪者,也包括咨詢師自己。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術(shù):傾聽、觀察、溝通、同感共情,都是幫助來訪者更好地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完成一個從痛苦走向快樂的登天過程。而咨詢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會不斷地自我覺察、自我成長,體驗著助人的快樂和自身人格完善的幸福。
心理咨詢好玩兒
為什么好玩兒呢?跟初次見面的人打交道,人家一聽說我們是心理咨詢師,往往都會問這么一句話:你猜猜我在想什么?當然,心理咨詢師不是相面先生,也不會讀心術(shù),但心理咨詢師一定擁有很好的洞察力,能夠透過表面現(xiàn)象看到問題的本質(zhì),能夠?qū)ν庠谛袨楸澈蟮臐撛谛睦韯訖C進行深入的剖析!
什么是外在行為背后的潛在心理動機?我們舉一個前些時候的案例:楊麗娟追劉德華追到了香港,最后逼得他父親跳海自殺。表面上看,楊麗娟喜歡劉德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好像“我的整個生命都是為劉德華存在的”。但讓我們往更深層去看一下,楊麗娟“名為他戀,實為自戀”!她嘴上說“我愛劉德華”,心里想的卻是“劉德華應該愛我,而且必須回報我”!
任何表面現(xiàn)象背后都有它的深層原因。達#8226;芬奇為什么喜歡畫女子的肖像?在達#8226;芬奇流傳至今的20來幅油畫中,竟有15幅畫是以女性為背景的。而在這15幅畫中,9幅是以圣母為背景,6幅畫的是普通女性。如此多描繪普通女性的作品,在那個宗教畫盛行的時代是鮮見的,而這一切都是因達#8226;芬奇的母親就是一個出身卑微的女子,在他的兒時記憶中,母親與他總是深受委屈。弗洛伊德認為,達#8226;芬奇畢生都在尋找母親的替代品,而《蒙娜麗莎》這幅舉世聞名的杰作正是他對母愛渴望的升華!
我們了解一個人,不僅要聽他的故事,還要觀察他的著裝,注意他的眼神,甚至是他使用的手機鈴聲,喜歡的小說中的角色,經(jīng)常會做的夢等等,這些都會給我們很多線索。比如曾經(jīng)有位來訪者告訴我,她最喜歡《基度山伯爵》,我就可以看到她內(nèi)心對“敢愛敢恨”這種情感的向往,盡管她表面看起來很懦弱——心理咨詢師就是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以發(fā)現(xiàn)來訪者不被表露的內(nèi)心情結(jié)。事實上,這個過程中,咨詢師自己也感受到了世界的寬廣,生命的奇妙,也能夠更深層地認識自己,提升我們的智慧。
心理咨詢好用
心理咨詢有四大基本功:同感力、洞察力、覺察力、溝通力。前面我們談到了洞察力,現(xiàn)在我們以同感力為例,看看心理咨詢是如何發(fā)生作用的。
什么是同感力?弗洛伊德的大弟子阿德勒(A. Adler)說:“穿上來訪者的鞋子來觀察與感受來訪者的體驗。”這就是同感力。
有些人認為,咨詢師就是“說”,是要說服來訪者。事實恰恰相反,咨詢師更需要傾聽,需要感受。因為當我們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自以為是地去跟對方講道理,他的耳朵是堵上的,大腦是短路的。我們不妨用阿德勒的方法來試一下。韓國有部電影叫《我的野蠻女友》,女主角逼著男朋友穿上她的尖頭高跟鞋,男朋友走起路來就跟在釘子上跳舞似的,一蹦一蹦的。據(jù)說高跟鞋是歐洲男人的發(fā)明,為了讓自己的老婆不會跟其他男人跑掉。但只有他們自己穿上試試,才會知道有多大的痛苦。
我常說:心理咨詢是一面鏡子,不做心理咨詢,你不知道自己說話有多羅嗦,思想有多主觀,動作有多討厭。當我們帶著“救世主情結(jié)”去給來訪者做咨詢時,就會把自己打造成英雄,不斷給來訪者支招,否定來訪者的努力,口沫橫飛的咨詢師往往給來訪者造成更大的壓力。人家說失戀了多痛苦,我們跟人家講“天涯何處無芳草”、“海闊天空任鳥飛”,這不是咨詢,是毫無同感力地往來訪者的傷口上撒鹽。
心理咨詢的同感力,基礎就在于對人、對生命的尊重。咨詢師必須信任來訪者,竭力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由衷地理解對方的內(nèi)心感受,這樣才能在言談舉止中體現(xiàn)出尊重,讓來訪者感受到。它是心理咨詢的看家功夫,是換位思維的終極目標,也是心理咨詢的魔杖。所謂理解萬歲,我們的來訪者,叛逆的高中生也好,含辛茹苦的母親也好,外表風光的企業(yè)家也好……當他們在我們面前流淚,告訴我們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他,我們是第一個認真聽他說話的人!這時候,才是來訪者改變的開始。
同感技術(shù)的威力究竟有多大,我們不妨來看看古人的示范。曹植的七步詩大家都知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睂τ诓湃A橫溢的曹植來說,七步成詩并非難事,但他用一首詩保住了性命,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同感力起了作用。這首詩讓曹丕換位思考,感受到骨肉親情,無法對親生兄弟下手。雖然曹植并不懂心理咨詢,但我們從這里卻最大限度地看到了心理咨詢技術(shù)的力量,了解了心理咨詢是多么的“好用”!
1995年,在去美國留學的飛機上,我遇到了一位在大學里講授心理咨詢課程的老教授,他用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表達了心理咨詢給人的感覺:“Counseling is to make you feel so good about yourself that you feel you are climbing up onto the sky.(心理咨詢就是要使人對自我感覺良好,猶如登天一樣。)”直到現(xiàn)在,每次回想起那次經(jīng)歷,我都會感謝他為我開了一扇門,讓我發(fā)現(xiàn)了其中無窮的奧妙,不斷體會“掙脫束縛、走向新生”的良好感覺。
在成為優(yōu)秀心理咨詢師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很多的實踐和磨煉。但我十分肯定,成為心理咨詢師是我最成功的生涯投資!我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不斷讓來訪者,也讓我們自己,體驗登天的感覺!
圖/廖新生 編輯/張鳴
minni1981@163.com
岳曉東:
中國首位哈佛心理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華夏心理教育中心特聘專家。作為一名有多年咨詢經(jīng)驗的心理咨詢師,岳曉東博士始終強調(diào):“中國咨詢師最缺乏的不是理論和專業(yè)知識,而是心理咨詢基本功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