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當我剛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我砸出去幾百份簡歷耗上四個月的時間,仍然找不到一份工作,我肯定會認為他在開玩笑。但是,很不幸,現實常常就是個殘酷的玩笑。
5歲就開始練字,對書法的熱愛讓我三年前辭去工作,考取了書法專業(yè)的研究生。像所有的應屆畢業(yè)生一樣,我花在簡歷上的銀子已經超過3000塊。但是,它們無聲無息被人潮洶涌的招聘會所吞噬。也知道幾率不大,但是即使如此仍然得投,人人都在尋找滄海中能救得一命的稻草。
后來,一是鑒于海投簡歷不起作用,二是大學剛畢業(yè)時找工作的經驗提示了我,我開始改變策略,不再依賴簡歷,而是主動上門推銷自己。每天搜尋招聘信息,學校、網絡、朋友一個都不落下,只要聽說哪里招人,我就打電話過去,人家不耐煩我也假裝聽不到,不斷地打,想辦法弄到招聘負責人的地址,把簡歷直接快遞到他手上。這樣一來,我還真贏得了幾個面試機會。
第一個機會來自某集團,他們正在跟團中央合作一個項目,而我曾經做過校內團的工作的經歷正中其懷,很順利地通過了面試。但是,就在我暗喜運氣終于青睞我一回的時候,卻被告知:我們今年不進人,只能接受你作為實習生工作一年,完成這個項目。當頭一棒!等我緩過神來,只能拒絕了這份工作。
第二個給我面試機會的是一家國有企業(yè)。他們想招一個高層文職人員,要求苛刻。我把簡歷遞了過去,他們的黨群工作部部長看了我附在其中的文章,感覺很好,讓我第二天就去面試。但是很不幸,這次面試給我的感覺并不好,原因是這家公司經營的業(yè)務非常具有專業(yè)性,而我之前沒有接觸過這個領域,只是抱著一種“文職工作”的準備來的。結果,他們的兩個副總問了我很多專業(yè)領域的問題,我只能隨便答答,感覺他們并不滿意。好在沒有直接被拒,而是讓我回去再寫兩篇文章看看。這次我不敢怠慢,用了整整六天的時間查資料、整理成文,最后那兩篇文章被選入他們的年終總結,反響良好——但是,這里不得不說但是,因為我仍然沒有得到確切答復?!八麄兪遣皇钦E你給他們干活呀?”一個朋友這樣暗示我。我的心一下子跌進了冰窟窿:“但愿不是吧?!闭娴牡覆皇?,我不想在疲累的心靈上再添一道“被利用、不信任”的傷疤。
在等offer的同時,我又收到一家出版社的面試通知,他們需要一個會寫文章同時又能搞點兒藝術展覽的人,我想,這正合我意呀!于是直接自薦到社長面前。社長一看我的簡歷,說,可以。結果我還沒來得及高興,他們主管人事的總編輯發(fā)話了:不行!我們只招中文系畢業(yè)的,你的專業(yè)不對口?!翱墒?,您看看我的文章……而且,我也有相關工作經驗。”一切都沒用!那一刻我終于體會到什么叫“生死大權”,一個人的一個念頭或者一句話,就可能決定你的一生。這是我在求職過程中感受到的最大無奈。
四個月前的高期望現在已經變成了零期望,對五年工作經驗的高自信也已經變成了沒自信。因為在我去某中學應聘時,面試官的拒絕理由讓我一頭霧水:“對不起,我們不需要有工作經驗的人。”而某國企負責人在我打電話去推薦自己時是這樣說的:“你當時為什么辭職呢?由此我判斷,你一定做得不成功?!蔽艺媸菬o語。我們素未謀面,他連我的簡歷都沒看過,更沒有詢問我辭職的理由,竟然就貿然對我做出了判斷,而這個判斷還關乎著我的生存!
記得《中國青年報》曾經討論過這個話題:就業(yè)進入“父親時代”。的確如此,很多時候明明屬于你的機會,卻因為人家的一個“關系”就花落旁家,而你連個像樣的拒絕理由都得不到。
現在,每天回到宿舍就能感覺到低沉的氣壓在頭頂盤旋,同學中尚無一人簽約的現實讓每個人都心情沉重。談話里再也沒有理想化的美好,有時甚至交談不到兩句就火藥味十足,大家不得不閉嘴,繼續(xù)蜷縮到自己的小天地里苦惱。心煩時我就練字,還好仍有這個浪漫的虛幻世界可供我暫時逃避現實。
但是,明天如何?還得繼續(xù)投簡歷、打電話、面試,繼續(xù)跟工作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