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勝 戴忠孝
雪蓮果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國外稱之亞貢(YACDN)。近幾年引進我國,南方地區(qū)(長江以南)大都獲得成功,生長良好,效益可觀。由于地理和氣候的原因,北方地區(qū)(淮河以北)相比較就差一點,有些地方產量不高,有的地方果實質量不太好。我們中_心有關專家和科技人員通過近年來的優(yōu)質高產技術攻關栽培實驗,發(fā)現(xiàn)幾項種植技術要點應該特別注意,現(xiàn)總結如下:
一、種植時間力爭適時早播,最好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種(子)球直播早春四月初,地膜覆蓋播種3月底為好。有條件可用小拱棚,時間還可提前。營養(yǎng)缽育苗3月上中旬,進入斷霜期后移栽大田并及時澆水,種植越早,產量越高。5、6月份栽種的雪蓮果產量明顯下降。
二、施足底肥最好用腐熟的人畜禽糞,667平方米施兩方,加20千克復合肥一次施入?;?67平方米施100千克優(yōu)質磷肥、30千克鉀肥加20千克復合肥,有條件的可撒入20千克多元素礦物質,對提高產量和商品性有較好的效果。
三、澆水與排澇前中期根據土壤濕度及時澆水。特制是6、7月份,天氣酷熱,溫度較高,應適量多澆水,土壤濕度保持在80%以上,地表溫度降到40℃以下。雨水偏多的年份或地勢低洼的地塊要注意排水防澇。后期也應注意水分不要過大,以防裂果。
四、種子種苗的選購近幾年雪蓮果引種渠道甚多,不乏有一些劣質種子。種植前應選購好的種子種苗。種芽飽滿完好,種苗油綠健壯,無病害、無傷損。秕芽種(子)球,細弱病苗是不會獲得優(yōu)質高產的,純種壯苗才是豐產豐收的基礎保證。
五、整枝管理實驗表明,過多的分枝影響地下果實的正常生長,一般留主枝2~3個,其他全部抹掉,植株長到50厘米高以后開始出現(xiàn)分枝分杈,要及時剪除。另外,栽種時最好單芽播種或育苗,以利均衡茁壯生長。多芽下種或多枝生長,都會影響果實的產量和品質。
綜上所述,栽培雪蓮果的幾項技術要點,如果抓的好、管理到位,北方地區(qū)種植雪蓮果同樣可以獲得優(yōu)質高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無公害番茄露地栽培技術
戴忠孝
一、適時育苗一般可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左右育苗。播種后用地膜覆蓋。
二、選地定植為了防止病蟲害發(fā)生,應選取2~3年沒有種過茄科作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于冬前深翻25~30厘米,并于翻前每667平方米施人5000~6000千克有機肥作基肥。在陜西、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區(qū),春季播種時一般較干旱、多用平畦。番茄的定植時期以斷霜為準,7~8片真葉,第一穗花蕾已明顯可見時為好。定植密度每畦2行,畦內小行距為50~60厘米,大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一定要澆足定植水。
三、定植后的管理
1植株調整。番茄分單干、雙干整枝,單干整枝適用于早熟品種,雙干整枝適用于中晚熟品種。植株生長到一定高度就要摘心,生長后期由于枝葉密閉,可以除去病葉、老葉,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害侵染。
2澆水追肥。番茄定植水澆后,以中耕保墑為主,不干旱不澆水。當第一穗果核桃大時,植株就進入結果期,需水量要逐漸加大,視天氣及土壤含水量,一般每5~7天澆水1次。除施足基肥外,還要有充足的追肥,要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果實無害化標準。追肥一般分3次進行,第1次為提苗肥,在緩苗后結合中耕每667平方米施入1000千克干糞;第2次為催果肥,在第一穗果開始膨大時,每667平方米施入稀糞1000千克或者氮索化肥20~25千克;第3次是盛果期追肥,第1穗果即將采收,第2、3穗果相應膨大時每667平方米追施氮素化肥20~25千克。
四、病蟲害防治
1番茄早疫病。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5天,或者用47%春雷霉素+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間隔期為21天。
2番茄晚疫病。用4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300倍噴霧,安全間隔期為5天或者是72.2%霜霉威水劑800倍噴霧、間隔期為5天。
3番茄病毒病。用83增抗劑100倍液在苗期、緩苗后各噴1次,或用20%鹽酸嗎啉胍銅500倍液噴霧,安全間隔期均為3天。
4蚜蟲。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噴霧,間隔期為2天,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間隔期為7天。
5白粉虱、煙粉虱。用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3000倍噴霧,間隔期4天,或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間隔期為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