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至9月中旬,正值高溫高濕和病蟲為害嚴重期,徐淮地區(qū)此時蔬菜極其短缺,價格暴漲。若此時上市豇豆,能保障市場供給,豐富市場蔬菜品種,獲得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xiàn)將伏缺期豇豆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品種選擇
針對徐淮地區(qū)夏季天氣的特點,宜選擇耐熱、耐澇、早熟的品種,如寧豇2號、之豇2-82、秋豇512等。
2 整地施肥與作畦
豇豆根系弱,根瘤菌不發(fā)達,為延長采收期,獲得高產(chǎn)量,必須施足基肥。一般667 m2施腐熟雞糞3000~4000 kg、過磷酸鈣100 kg、復合肥30 ~ 40 kg、硼砂1.5~2 kg。高畦栽培,畦距120~130 cm,畦高15~20 cm。
3 播種
豇豆根系再生能力弱,一般采用干籽直播。播種時期大約在7月上中旬。此季節(jié)一般高溫多雨,豇豆易爛苗。播種時,應選擇晴天,以利于種子出苗。如遇干旱,則先澆足底水,然后再播種。遇雨,則采取防雨措施,以保證齊苗。采取雙行種植,穴距20~25 cm,每穴2~3籽。
4 田間管理
4.1間苗、補苗
豇豆播種后,3~4天即可出苗。如發(fā)現(xiàn)缺苗,應及時移苗、補苗。對于劣苗、病苗,應及時拔除。
4.2肥水管理
苗期嚴格控制澆水,不旱不澆,一般澆1~2次,水量要小。開花前一般少澆或不澆水,特別干旱時只澆小水。若水分過多,則易徒長,莖葉生長過旺,中下部花序數(shù)減少。水分的管理應遵循“澆莢不澆花”的原則。一般豇豆蹲苗結束,第1花序結莢時,澆第1次水,并結合施肥,667m2施復合肥10 kg。進入結莢盛期后,要保持畦面濕潤,每澆2 ~ 3次水,追施尿素5 kg、復合肥10~15 kg。采收后期,如肥水不足,葉面噴施0.2%~ 0.3%的磷酸二氫鉀、硼肥,有利于結莢,增加后期產(chǎn)量。
4.3光照管理
豇豆喜強光。開花結莢期,要求光照充足;弱光,則極易引起落花落莢。在生產(chǎn)上,要特別注意,防止莖葉郁閉,造成花芽質量下降和營養(yǎng)不良,落花落莢嚴重。
4.4引蔓與整枝
當豇豆主蔓長至5~6片真葉時,就及時搭架、引蔓或吊蔓。當主蔓生長到架頂時,保留高出架頂15~20 cm摘心,以控制植株營養(yǎng)生長,促進多發(fā)側枝,形成較多花芽。第1花序出現(xiàn)后,待主莖第1花序以下的側芽長到3cm時,及時抹除花序下的全部側芽,可使主蔓生長好,營養(yǎng)集中,開花結莢增多。主蔓第1花序以上的側枝,均保留1葉摘心,促使側枝上形成1穗花序。
4.5病蟲害防治
豇豆在我市主要病害有銹病、疫病。銹?。嚎捎?5%粉銹寧1000倍液或70%代森鋅500倍液噴霧防治。疫?。喊l(fā)病初期用40%乙磷鋁或64%殺毒礬500倍液防治。
豇豆主要蟲害為豆莢螟、潛葉蠅、蚜蟲等。豆莢螟的最佳防治時期,應在植株現(xiàn)蕾以后,可用2.5%功夫4000倍液或25%滅掃利800倍液或21%滅殺斃200倍液噴霧防治; 潛葉蠅可用1.8%齊螨素乳油2000 ~30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防治。
5 采收
開花后7~10天,莢果飽滿,組織脆實,種籽初顯時,為采收適期。收獲初期每4~5天采摘1次,盛期每2~3 天采摘1次。采收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小花蕾不受損害,以促進形成第2、3對花蕾結莢,提高產(chǎn)量。、
(收稿:2008-10-07)
作者簡介:劉本文(1970 - ),男,江蘇豐縣人,蔬菜學碩士,講師,從事蔬菜教學科研工作。手機:1377679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