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勇
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常給我講一個故事,到后來這個故事我都耳熟能詳了。故事是這樣的:
我家小區(qū)旁有一個菜市場,大約有20個攤位。其中只有一個老人家的菜最好賣。每天向他買菜的人絡(luò)繹不絕。老人家的蔬菜種類齊全是其中一個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顧客們都反映老人家特大方。比如,你跟他買一斤西紅柿,在稱夠一斤之后他還會另外送你一個。買其他蔬菜也如此。比起那些斤斤計(jì)較的商販來說,老人家的行為好像是愚蠢的。不過,正是這額外送給的一個西紅柿、一棵芹菜、一根蔥,不知暖了多少顧客的心,使他們下次再買菜時仍情不自禁地來到老人家的攤位前。
兒子學(xué)校門前有兩家商店。一個是胖女人的,另一個是瘦女人的。我去學(xué)校接兒子的時候,總發(fā)現(xiàn)兒子喜歡跟胖女人買東西,而從來不見他到瘦女人那里去。我問兒子原因,兒子說,起初也跟瘦女人買東西的,但是幾次被她“吃錢”之后就發(fā)誓再也不去她那兒了。我問,怎么個吃錢法?兒子說,比如你明明給她1元錢,她卻死活不承認(rèn),說你只給她5毛錢。那胖女人不吃你們的錢嗎?我問。不但不“吃錢”還“送錢”。比如該找你3角錢她卻找你4角。兒子說。我看了胖女人一眼,她不過是四十來歲的樣子,還遠(yuǎn)沒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她屢屢找錯錢那肯定是另有原因的。
那位賣菜搭蔥的老人家,那位開商店“送錢”的胖女人,他們都是生活中的智者。智者,表面看,他們似乎有些愚笨。其實(shí)在這愚笨背后隱藏著他們洞明世事的睿智。反觀那些只顧眼前蠅頭小利而斤斤計(jì)較的人,他們才是天底下最愚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