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旭
2008年11月某日,初升的五星紅旗在旗桿頂端迎風招展。初冬的寒意漸漸襲來,操場上的一千余名學子席地而坐。評委們各就各位,一場演講比賽即將拉開帷幕。參賽者必須面對上千同齡人,用自己的聲音、肢體語言和感情去詮釋自己的主題,感染在座的師生。對于一個中學生,這并非輕而易舉。她在人群中安靜地坐著,聆聽著,一個,兩個,幾度掌聲起伏后,她整了整衣襟,從容地走上演講臺。那一刻,她感覺自己像是踏潮而來的人魚公主。姍姍來遲的陽光鋪撒在暗綠色的巨大落地窗上,煥發(fā)出一種奇異的光彩。
那是三周前的事情了,她收獲了如潮的掌聲。她的措辭、肢體語言、情感深深地引發(fā)了聽眾和評委老師的共鳴。女孩在隨后的頒獎禮上笑得燦爛而淡定,仿佛這份榮譽,從她登上舞臺之前就已注定屬于她的。作為得分最高的一等獎得主,她代表學校參加了隨后的復賽和決賽。精心修改的講稿,和她天生的演講天賦,平素的點滴積累,讓她成為了演講臺上光彩耀人的星星。她微笑著歸來,帶著沉甸甸的榮耀。當高級中學大屏幕上打出滾動喜訊的時候,女孩依舊淡定,對于她來講,這只是一次證明,一個過往。她倚在走廊上,陽光從厚重的云層間透射出來,在天邊渲染出一個迷人的金色輪廓。
她叫裴安齊。一個充滿異域色彩的名字,童話般遙遠美麗。而她又是如此真切地熱愛祖國,熱愛她成長的這片土地——潮州。在她的演講詞里,她誠懇地道出了此次演講的真諦:謙虛地承認18歲的她無法準確歸納30年來這片土地發(fā)生的變化,真誠地講述向母親那一輩人請教的經(jīng)歷。她牢牢把握了自己的身份特點,也深諳什么是她和聽眾所共同關注的。她不過分狂熱,也不全然是理智的淡定,帶著90后特有的視角,她用自己的聲音,引領同齡人領略潮州一路走來的風塵坎坷,當然,還有那炫目的成就。
對于自己的成功,在裴安齊自己看來,這甚至不叫成功。她說,她的初衷僅僅是證明自己,希望通過自己,讓人們體會她曾有過的悸動和感恩。裴安齊參加演講比賽的路顯然比其他參賽者曲折:由于組織工作的瑕疵,她甚至在正式截止報名日期之后才交上自己的演講稿。所幸,組織者經(jīng)過審慎的考慮,最終寬容地接納了這位后來者。她表示,不管結果怎樣,這份曲折已經(jīng)讓她有了不少的收獲,她所要做的,就是盡力去展現(xiàn)自己。這個得之不易的名額,將會被證明是有價值的。
裴安齊表示,升上中學以來,參加廣播站讓她受益匪淺。演講主要靠語言去表達感情,在語言訓練方面,廣播站給她的騰飛奠定了基石。在廣播站,讓她意識到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對聽眾意味著什么。潮汕地區(qū)以潮汕話為主要溝通用語,而潮州繼承了尤為可貴的傳統(tǒng)。潮州人常引以為傲。但在潮汕方言區(qū)中,必然或多或少遭遇拼讀和用詞上的誤區(qū)。裴安齊在運用中尤其注重這些雷區(qū),不斷矯正,鍥而不舍。廣播站工作一年之后,她的普通話水平迅速提高,并且培養(yǎng)了脫稿演說的能力。這一點她非常自豪。
談及讀書,裴安齊以為,讀書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學以致用。通過書籍這扇窗口去發(fā)現(xiàn)世界,感知世界的溫度?!皟啥宦劥巴馐?,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業(yè)已逝去,青年人應漸漸體會隨著歲月附加在肩上的重量,應該在積累的過程中通過一些方式和不平抗爭。
過往已然過往,裴安齊,這個如水的女孩還是喜歡偶爾倚著欄桿,看風云變幻。
責任編輯張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