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呂正操逝世
10月13日,開國上將呂正操逝世。享年106歲。
呂正操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從張學良的副官到共產(chǎn)黨的將軍;從讓侵華日軍聞風喪膽的司令到親率部下建設青藏鐵路的部長;從親歷“西安事變”的不測風云到“文革”中身受嚴酷追害。呂正操始終不渝地保持了他為祖國為人民頑強奮斗的不屈精神和高尚情操。
呂正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他是57位開國上將中最后一個離開人世的老將軍;新華社刊發(fā)的訃告中稱呂正操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國鐵路交通戰(zhàn)線杰出的領導者”。
20日上午,呂正操將軍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胡錦濤、江澤民等多位中央領導人親往送別并敬獻花圈。
各界數(shù)千民眾自發(fā)為最后一位開國上將送行,開國將領的后代毛新宇、楊紹明等都前來送別,張學良的侄女也趕回國參加了呂正操將軍追悼會。
羅格連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10月9日,現(xiàn)年67歲的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國際奧委會第121次全會上獲得連任,將繼續(xù)其主席職責直到2013年。
羅格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以來,反興奮劑一直是其最重視的工作之一。過去8年來,賽外和奧運會期間的藥檢數(shù)量已經(jīng)翻番,同時國際奧委會也是第一個將送檢樣品保存8年之久的機構(gòu)。在羅格之前擔任主席長達21年的薩馬蘭奇對羅格給予了高度評價,這位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說:“在羅格領導下,國際奧委會越來越強大?!?/p>
《鋼琴師》導演波蘭斯基瑞士被捕
9月底,準備赴蘇黎世電影節(jié)領取終身成就獎的奧斯卡獲獎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在入境瑞士時,被當?shù)鼐礁鶕?jù)美國在31年前發(fā)布的通緝令拘捕。
1977年,波蘭裔美國導演羅曼·波蘭斯基與一名13歲的未成年模特兒薩曼莎·蓋里發(fā)生不正當性關(guān)系后被捕。他在獄中度過42天,當聽說法官發(fā)誓要關(guān)他1 00年時,波蘭斯基在候?qū)徠陂g棄保偷偷逃往巴黎,之后便被美國警方通緝。過去31年,波蘭斯基一直在海外避難,只能在與美國沒有引渡條款的國家活動。流亡期間,他拍攝了《苔絲》、《苦月亮》、《第九道門》等影片。憑借二戰(zhàn)題材電影《鋼琴師》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時,波蘭斯基卻不敢親臨好萊塢的柯達劇院領取小金人。波蘭斯基此次如果被引渡回美國,很可能難逃終身監(jiān)禁。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10月5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和杰克紹斯塔克,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他們的研究成果揭開了人類衰老和罹患癌癥等嚴重疾病的奧秘。評選委員會認為,3名獲獎者的研究成果“為世人理解細胞(運行機制)提供了新視角,有助于摸清疾病原理,促進開發(fā)潛在新療法”。3人的研究成果表明,癌癥細胞利用端粒酶支撐自己無控制地“瘋長”。科學家正在研究是否能用藥物遏制端粒酶,從而治療癌癥。
諾貝爾和平獎
10月9日,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贏得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稱贊奧巴馬“為加強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合作做出了非凡的努力?!眾W巴馬是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tǒng),在今年1月份上臺后,他呼吁削減核武庫,并致力于重啟陷入僵局的中東和平進程。奧巴馬獲獎距他上任不到9個月的時間。盡管制訂了很宏大的計劃,但是他在中東局勢和伊朗核問題上仍未取得任何突破,在阿富汗戰(zhàn)爭問題上面臨著艱難抉擇。
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
10月12日,美國經(jīng)濟學家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和奧利弗·威廉姆森以經(jīng)濟治理研究一同摘取2009年度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奧斯特羅姆成為這一獎項歷史上首名女性獲獎者。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以及公共和環(huán)境事務學教授奧斯特羅姆以“涉及公共財產(chǎn)或處于公共控制下財產(chǎn)的經(jīng)濟治理分析”獲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奧利弗·威廉姆森以“涉及企業(yè)邊界的經(jīng)濟治理分析”獲得另一半獎金。
最受尊崇諾貝爾獎
今年,諾貝爾基金會評出了諾貝爾獎百余年歷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他們是:1964年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學獎得主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79年和平獎得主特里薩修女。
馬丁·路德·金是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領袖。愛因斯坦因其有關(guān)“光電效應”的論文(即狹義相列論)而獲獎。相對論是人類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特里薩修女是天主教仁愛傳教會創(chuàng)建人,畢生致力于慈善事業(yè)。
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10月6日宣布將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華僑科學家高錕和美國科學家博伊爾、喬治·E.史密斯。高錕因“在光學通信領域中光的傳輸?shù)拈_創(chuàng)性成就”而獲獎,博伊爾和史密斯因“發(fā)明了成像半導體電路——電荷耦合器件圖像傳感器CCD”獲此殊榮。
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文學院10月8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德國女作家和詩人赫塔·穆勒。
穆勒并非知名作家,且她是繼格拉斯后又一德國作家獲文學獎,因此被外界視為“爆冷”。瑞典文學院在頒獎決定中說,穆勒的作品“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托者的境況”。
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7日宣布,美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托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拉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研究”而獲獎,核糖體是進行蛋白質(zhì)合成的重要細胞器,了解核糖體的工作機制對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義。3名獲獎者在各自漫長旅途上尋獲“金鑰匙”,成功破解了蛋白質(zhì)合成之謎的“最后一塊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