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是鄭振鐸先生寫的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這篇散文描繪了春天里燕子活潑矯健的外形體態(tài),在春光中飛掠和憩息的畫面,充分表現(xiàn)了小燕子的機靈可愛。這篇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
作者用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燕子外形的特點:羽毛——烏黑發(fā)亮,翅膀——俊俏輕快,尾巴——剪刀似的?!盎顫姍C靈”是對燕子特點的總概括,也是全史的主旨。燕子外形特點的捕寫中,蘊含著作者對燕子的喜愛,愛中有贊。
第二部分寫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
文中對“微風(fēng)”“毛毛雨”“柔柳”“青草”“綠芽”“艷花”的描寫,讓人眼前情不自禁地浮現(xiàn)出一幅爛漫的春色圖。只是這些春景都是靜物,雖然美麗,但顯得生機不足?!靶⊙嘧訌哪戏节s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本渲械摹摆s來”一詞含蓄地表現(xiàn)了燕子珍惜春光,追趕春光,存爛漫的春光中自由飛翔。燕子與春光和諧相映,給春增添了活力,給人“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美感,使得春天的大畫卷顯得靈動而有生機。
第三部分寫燕子飛掠和憩息的特點。
先寫燕子在天空中飛行的姿勢——斜著身子掠過,“唧”的一聲,速度極快。再寫燕子湖面飛行的姿態(tài)——橫掠湖面。橫掠時,剪尾、尾翼輕觸水面,小網(wǎng)暈漾起波紋。通過對燕子飛行時兩種姿勢的捕寫,燕子的輕盈、矯健躍然紙上。
燕子憩息的畫面更有詩意。“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這春的樂章里,以藍(lán)天為映襯,以電線作譜線,燕子是樂章里的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這歌是春的旋律,也是作者心中蘊藏的春的贊歌,燕子的憩息如詩如畫,給人無限遐想。
整篇文章,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zhǔn)確形象,動靜結(jié)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同學(xué)們,打開課文,在朗讀中欣賞燕子的美麗,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吧!
新語文學(xué)習(xí)·小學(xué)中年級2009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