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yè)倦怠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重視,但是幼兒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卻在一個被人們所忽視的角落里悄然滋長著。在對全區(qū)400多位幼兒教師的調查問卷中發(fā)現:幼兒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比例已高達60%以上。幼兒教師身上表現出來的職業(yè)倦怠感不僅影響了教師的身心健康,對幼兒的教育與發(fā)展也有著很大的消極影響,并逐漸成為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大障礙。
通過平時的細心觀察,我認為幼兒教師產生職業(yè)倦怠的原因既有主觀方面的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①社會角色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在幼兒、家長心中保持完美的形象,因此幼兒教師不得不力求完美,如果出現差錯,就會自我譴責,使內心苦不堪言;②幼兒園工作氛圍中。園長與教師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持久性特質,在工作中如果缺乏園長的支持乃是教師產生工作壓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⑨幼兒教師既是腦力勞動者又是體力勞動者,考慮孩子的安全、組織教學與游戲活動、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有備課、自制教具學具、學習業(yè)務等;④職業(yè)認同度低。幼兒教師的付出與獲得的物質與精神酬勞是不對等的,教師的社會地位雖然較過去有較大的提高,但橫向上比較,幼兒園教師待遇仍然偏低。
既然職業(yè)倦怠起源于個人、組織與社會等各個方面,作為園長我就從這些方面來尋找對策,幫助我園教師消除或緩解職業(yè)倦怠。
首先我注意有意識的幫助教師明確幼兒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讓每位教師能夠清楚的了解自身條件所包含的可能性和限制性,能將社會、幼兒園、家長對教師職業(yè)的期望納入言行,成為自己工作的長期動力;鼓勵教師把壓力看作是一種挑戰(zhàn),提高自己的耐壓能力,讓教師在解決壓力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成功中獲得信心和力量。其次,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增強自信,以不變應萬變,妥善處理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提高自身的生活情趣,在專業(yè)提升中體驗教師職業(yè)的尊嚴和快樂。
在幼兒園管理中,我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能夠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機制、激勵機制、評價體制,為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中多注意關心教師生活,力所能及地幫助她們解決一些實際生活困難,協調好教師的工作關系和人際關系,協助教師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另外,我還通過開展多種活動來緩解教師壓力-利用櫥窗、園報、會議等多宣傳教師的先進典型事跡使他們體會到成就感;多為教師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提高她們應對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工作中給予教師工作自主權和一定的靈活度;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在家長面前談論教師的工作失誤;適當給予教師物質或者精神方面的鼓勵;利用節(jié)日、業(yè)余時間多搞些教師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使她們能夠在工作之余調節(jié)身心,消除疲勞。平時盡量不任意延長教師上班時間,對教師多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等,以此緩解教師心理壓力,促進教師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