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是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課題研究。而擔任此實驗的教學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為了做好生本實驗工作,一年來,我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實驗宗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為自己充電
當我第一次看到生本數(shù)學一年級教材的時候,我第一個感覺就是生本教材與以往使用過的普通教材區(qū)別實在太大了,以往的教材都是一個例題一個知識點這樣一點一滴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把知識點分得很細,教師操作起來似乎很容易,只要一個例題接一個例題地往下教就行了。而生本教材展現(xiàn)在我眼前是一個接一個的游戲活動,讓學生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游戲活動去感受所要學習的新知。生本的理念對我長久以來形成的教學理念的沖擊是巨大的,一下子我有一種束手無策的感覺。帶著疑惑、矛盾的心情,我忐忑不安地走進了生本。
為了能掌握生本的理念,我加強理論的學習,不斷閱讀郭思樂教授的文章,利用課余時間從網(wǎng)上、教參、教育雜志等途徑搜集、閱讀別人的經(jīng)驗總結(jié)等。珍惜機會,多外出聽生本的課,聽專家及教研員的介紹,并結(jié)合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斷地進行反思,與同行交流。我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每次都使我有很多的收獲,每一次的學習與交流都給我?guī)碓S多的靈感。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不斷嘗試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發(fā)展。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生本教育體系的方法論是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郭思樂教授提出,先做后學反映了兒童的合理的腦神經(jīng)活動過程。我們應(yīng)當讓學生盡量先做,使他們的頭腦充實了,才能讓他們變得理性。生本數(shù)學一年級教材中的一個個樸實的活動、游戲,正是為學生的先做后學、先會后學提供了一個平臺,而這些活動的有效實施則有賴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所以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有意識地、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提倡自主學習是生本教育的一個亮點。而在一年級中,自主學習對剛?cè)雽W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如何培養(yǎng)呢?我認識到,學生有先學的權(quán)利,也有先學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自學氛圍,提供自學的空間。生本一年級數(shù)學教材中的感受部分的游戲就為學生的自學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借助活動,在玩玩、做做中思考,并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中,我首先讓學生談?wù)勗谏磉呌心男┪矬w像這些圖形的形狀,并讓學生自己去了解這些圖形的名稱,然后讓學生帶來具有這種形狀的物體,先在小組內(nèi)把帶來的物體分類,再分別說說它們的特征,再讓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新朋友”給同學認識。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這些立體圖形。
小組合作學習是生本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為了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我和語文、英語老師們下了很大力氣幫助學生組織學習小組。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都沒有討論的習慣。我們就把每4-5人編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都由不同層次成績的學生組成,并在每個小組設(shè)立小組長。再通過培訓明確小組長的職能、組長與組員該怎樣合作、組員該怎樣做、合作學習過程中容易走入的誤區(qū)等。在教學中,我們強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要求學生做到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聲音響亮,條理清楚;學會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能聽出別人發(fā)言中的優(yōu)、缺點,與自己的觀點進行整合;要尊重他人,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fā)言。我們還制定一些針對小組學習的鼓勵措施,如進行小組競賽、定期進行匯報總結(jié)會,對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獎勵等。
三、積極做好家長參與實驗的動員工作
學期初,許多家長都沖著生本實驗班有英語學以及認為實驗班肯定是“重點班”“優(yōu)生班”而選擇了實驗班。但隨著實驗的開展,當家長們了解到實驗班“不考試”、作業(yè)量“少”時,他們開始動搖了、懷疑了,他們怕自己的孩子成為實驗的“受害者”。長期以來的應(yīng)試教育,已在家長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雖然生本教學與升學并不矛盾,但是,他們?nèi)圆辉敢饨邮苌窘逃?,他們希望的是教師為考試而教,只要自己的小孩能考高分。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開展了對家長公開的公開課,讓家長了解生本的課堂才是讓孩子真正發(fā)展的課堂,并深入到每一個學生家庭,向家長闡述生本教育的優(yōu)勢與重要性,以愛心、誠心和耐心打動家長、感染家長,進而使他們成為實驗的有力后盾。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