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鄧小平的夫人卓琳逝世。鄧小平和卓琳相濡以沫一起走過了58年,倆人都是93歲高齡逝世。
“湊合著”找了一個偉人
卓琳1916年出生于云南省宣威縣,本名浦瓊英。七七事變爆發(fā)后,卓琳到達延安投奔八路軍,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因工作需要改名卓琳。
1939年秋,鄧小平與卓琳相識在延安。卓琳說:“他(鄧小平)找跟我一塊兒到延安的女朋友,讓她來跟我談,說他想跟我結婚,問我同不同意。談了兩次,我說我年紀還輕,不想那么早結婚,我拒絕了。因為當時去延安的那些長征老干部都是工農干部。我就怕跟一個工農干部結婚,不是看不起他們,是怕他們沒有知識,跟他們說話說不到一塊……我想,我結婚可不能找工農干部,我要找知識分子?!?/p>
被拒絕的鄧小平并未灰心。干脆自己主動找上門來,卓琳聽了他的有關情況和理想后,覺得他還不錯,是個知識分子?!拔蚁耄凑缤矶嫉媒Y婚,算了吧,湊合吧?!?/p>
婚后幾天,卓琳便隨丈夫離開延安奔赴前線。
下放江西“你耕田來我織布”
1952年,鄧小平從西南局調到中央工作。鄧小平對妻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風頭。于是,卓琳一門心思地為鄧小平當秘書,整理日常文件。
1966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把鄧小平一家推向了災難的深淵。那個時候,清醒的卓琳特別信任自己的丈夫。始終都認為鄧小平是對的。
1969年10月,鄧小平以“全國第二號走資派”的身份被下放到江西監(jiān)管勞動,卓琳毫不猶豫地陪伴鄧小平到了江西。當時因工資全部停發(fā),改發(fā)很少量的生活費,生活尤為拮據(jù)。鄧小平原來愛抽的“熊貓煙”不抽了,改為“前門煙”。
他們還開墾出了一塊地,種些蔬果。鄧小平挖地,卓琳就拿個小板凳坐在那里揀石頭。
鄧家的“中心”
卓琳曾是北京大學物理系的學生,結果自己三個子女也都相繼選擇了物理這門專業(yè),而且考上的也都是北大物理系。從這一點,足見在潛移默化中母親對子女的影響力之大。
在家里,卓琳是“中心”,而鄧小平是“核心”。卓琳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家管好,把孩子看好,不讓小平操心,讓他專心致志地干好工作。家里開支都是由卓琳計劃、執(zhí)行,鄧小平從不過問。當然卓琳總是盡量將開支向丈夫傾斜。
一大家十幾口在一塊兒吃飯,在三年困難時期,卓琳為保證丈夫吃好一點兒,要他單獨吃,鄧小平不干。后來,她派次女鄧楠陪著老爺子吃,老爺子也不干。卓琳沒轍了,只得單獨給他炒一個菜。結果到了飯桌也叫老爺子“給你點、給你點”給分了。
在三年困難時期,鄧小平愛喝龍井茶,比較貴,也愛抽點煙。一向精打細算、省吃儉用的卓琳對丈夫舍得開支。每天上午下午,她都給丈夫泡上一杯濃濃的龍井。鄧小平喝完后,她自己則接著喝剩下的茶根。
在生活上,卓琳給予鄧小平無微不至的照顧。鄧小平一年四季穿什么衣服。蓋什么被子,每天晚上吃幾粒安眠藥,都是由她來安排。
晚年的養(yǎng)生秘訣
看戲和聽戲鄧小平和卓琳有著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看戲和聽戲,鄧小平當總書記時特累,總帶著一頂瓜皮帽子。特別累時,他就躺在沙發(fā)上、躺椅上看文件,有時閉眼休息時就把錄音機打開,聽京戲老唱片。
鄧小平同志逝世后,卓琳在兒女和孫輩們的簇擁下安享幸福的晚年。每天早飯后,卓琳要聽上一會兒京戲。這也是她一生的愛好。鄧小平生前關心和愛護高雅國粹藝術,支持“十足的戲迷”卓琳看戲。卓琳看完戲后只要老爺子沒睡著,她就“匯報”表演如何精彩、如何獲得全場喝彩等等。
卓琳還喜歡聽評書,她曾請人幫忙找了很多諸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評書的錄音帶,沒事的時候就聽上幾段。在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中,她尤其喜愛的是《紅樓夢》,其中不少精彩段落還能背下來。
到大海中游泳鄧小平酷愛大海。到大海里游泳,是他最愜意的事情。他說:我不喜歡室內游泳池,喜歡在大自然中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股氣勢。論游泳的水平,卓琳可比鄧小平差遠了。但是,每次鄧小平下海游泳,她也會戴上救生圈,陪在一旁。
打橋牌讓頭腦休息1952年,鄧小平在西南局工作的時候。一位朋友教會了他打橋牌,從此打橋牌成了他工作之余的主要娛樂活動。他常說:“唯獨打橋牌的時候,我才什么都不想,專注在牌上。頭腦能充分地休息?!庇捎卩囆∑较矚g打橋牌,卓琳就自己先找人請教,學會了以后再教孩子們。鄧小平的五個子女都學會了打橋牌,鄧樸方和鄧楠打得最好,多年來一直是鄧小平的好搭檔。
隨意散步散步是鄧小平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工作之余的散步是鍛煉、是休息,更是一種思考的過程。
晚年的卓琳,也會在醫(yī)護人員的陪伴下,到院子中間散步。她的散步似乎更隨意,時間、距離都是可長可短的。卓琳請工作人員在院子中間的兩棵油松間拴了根繩子,每次散步走到這里,她都要借助繩子搖一搖樹枝。她說:搖一搖,可以讓樹木散發(fā)出更多的氧離子。
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這是鄧小平和卓琳的共同愛好,也是他們的養(yǎng)生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