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鴻 郭蓬蓬
“婦”字左邊是女字,右邊是帚字。“帚”字上部像一個側(cè)寫的山字,下部很像倒過來的兩座山,其實不是倒過來的山,而是一把掃帚的形象。上面那個也不是側(cè)過來的山,而是一只側(cè)面看到的手。整個字像一個婦女,手里拿著一把掃帚。
從造字角度說,字左邊的女字,是這個字的屬性,即代表女性;字右邊的“帚”字,表示這個字所指對象的職能,表示管理家務(wù)。初造漢字的時候,6000多年前,中國還是女權(quán)社會,結(jié)了婚的男子負責(zé)在外種植莊稼或田獵,結(jié)了婚的女子就安坐在家,黎明即起灑掃庭院。所以這個“婦”字是“女”旁加“帚”,像女人手里拿著一把掃帚,灑掃家園的樣子。
“帚”字上半部是一只側(cè)看形象的手,下半部是倒過來的“出”,掃帚的象形。合起來表示手拿掃帚在進行清掃。古代女人治家,灑掃庭院,“婦”字的基本意思就是指操持家務(wù)的已婚女子。
在甲骨文里,“婦”常單寫成一個“帚”,見右圖之左是甲骨文拓片,圖之右是掃帚實物的模擬圖。甲骨文里的“帚”(婦)多指有地位的婦女,例如當(dāng)時的母系部落首領(lǐng)就叫“帚(婦)好”。有人考證說,“婦好”是商王的妻子,后來被神化,成為神話傳說中的王母。
隨著“掃”字簡化為“掃”,“婦”字也簡化成了“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