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李
換牌子
文革時期,某衛(wèi)生科長調(diào)到縣醫(yī)院當院長。此人見醫(yī)院里掛滿“內(nèi)科”“外科”之類的牌子,心中很不高興,責問道:“我才是個科級干部,你們居然也稱這‘科那‘科,你們的科室主任豈不是與我平起平坐了嗎?”于是下令降“科”為“股”。某日一患者就醫(yī),見院內(nèi)換了“內(nèi)股”、“外股”等牌子,大惑不解,問醫(yī)生:“我這痔瘡該看哪一股?”醫(yī)生正為換牌之事生氣,便大聲答道:“你這痔瘡該看屁股!”
“藏錢箱”
某小偷被捉。但搜遍其身,不見贓款,且他在逃跑途中,也無任何可以藏錢的隱秘之處。無奈,公安人員只好將他帶回派出所審問。最后小偷終于交代:“我看見××局前掛的群眾意見箱從未開過,鎖邊上都結(jié)了蜘蛛網(wǎng),所以經(jīng)常將偷來的錢放進箱里,等風聲過了,再去開箱取錢……”
“很好”與“更好”
某官員在大會上作報告后,忽然心血來潮,派秘書下去搜集群眾反應。秘書回來匯報說:“群眾都認為你作的報告很好?!惫賳T十分高興,面露得意之色。誰知秘書頭一轉(zhuǎn):“不過,他們還認為你不作報告更好……”
加大投入
某縣縣委書記聽說申請國家級貧困縣者不少,競爭十分激烈,便叫來縣財政局長,命令他立即追加“申貧專項資金”100萬元。財政局長叫苦叫窮不已。書記火了,斥責道:“再窮不能窮申貧!你不追加投入,今后國家能給你追加投入嗎?身為一個財政局長,怎么一點經(jīng)濟頭腦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