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進 呂緒滿
摘要近幾年來鵝群中出現(xiàn)了以排稀糞為主要癥狀的傳染病,通過對其流行表現(xiàn)、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驗等,基本確診為鵝副黏病毒感染,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為該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鵝副黏病毒;流行表現(xiàn);病變;診斷;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3-0227-01
六安市金安區(qū)先生店鄉(xiāng)農(nóng)興養(yǎng)鵝場飼養(yǎng)的300只雛鵝在50日齡時發(fā)生以排稀便、腸道病變?yōu)橹鞯募膊?,?jīng)臨床檢查、病理觀察、實驗室檢驗確診為鵝副黏病毒感染,現(xiàn)將其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1流行表現(xiàn)
病鵝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飲水量增加,初期排綠色稀糞,后期出現(xiàn)白色水樣糞便。部分鵝出現(xiàn)甩頭、咳嗽等呼吸癥狀,個別鵝出現(xiàn)扭頸、轉圈、抑頭等神經(jīng)癥狀。曾用羅紅霉素、氟苯尼考等藥物治療,但未見療效。發(fā)病初期零星出現(xiàn),2~3d后,每天有20~30只發(fā)病,死亡率達50%~60%。病鵝初期表現(xiàn)精神不振,飲欲食欲下降,排白色或紅、黃、綠色水樣稀便。病情久重者,病鵝跛行,甚至蹲伏地上不能行走。體重迅速下降,漂浮水面。瀕死病鵝極度衰弱、打顫、流淚,有時鼻孔流出清水樣液體,相互擁擠在一起,最后衰竭而死。有的耐過后,表現(xiàn)為扭頸、仰頭或轉圈等神經(jīng)癥狀。
2剖檢變化
病死鵝腦膜充血,腦實質輕度水腫;口腔內有多量黏液,氣管環(huán)充血、出血,管腔內有多量黏液;心冠脂肪出血,心肌內膜呈條紋狀出血;病死鵝食道黏膜,尤其是其下端有散在芝麻大小灰白色或淡黃色結痂;肝臟疲血、質地較硬,有的存在大小不一的白色壞死灶;脾臟略腫、癖血、有壞死灶;腎臟腫大,色淡;腺胃黏膜稍腫增厚,黏膜下有白色壞死或潰瘍;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結直腸黏膜有淡黃色或灰白色棗核狀突起、干痂塊,干痂剝離后,呈潰瘍面,十二指腸腫脹、出血,腸道病變以小腸下段的回腸部分最多見。取病死鵝肝、腎、脾、腦病料做組織切片,顯微鏡檢查,可見肝細胞出現(xiàn)水泡變性或脂肪變性,有壞死溶解;腎小管上皮細胞顆粒變性,有的上皮細胞壞死、脫落;脾臟淋巴細胞壞死,脾小體消失;部分病鵝腦表現(xiàn)為非化膿性腦炎變化,血管周圍淋巴間隙擴張,神經(jīng)膠質細胞彌漫性或呈灶狀增生,個別神經(jīng)細胞變性、壞死。
3實驗室檢驗
病毒分離取病死鵝脾、腦組織病料研磨成乳劑,加入滅菌生理鹽水作10倍稀釋成懸浮液,離心,取上清液,加入青霉素、鏈霉素各500IU/mL,置37℃溫箱作用30~60min。取作用后的上清液0.1mL接種于10日齡的SPF雞胚尿囊腔內,再置入37℃溫箱繼續(xù)孵化,結果接種胚在接種后48~72h內死亡。死胚表現(xiàn)全身充血,翅尖、頸部和胸部皮膚毛孔有鮮紅出血點,腦部特別是小腦出血嚴重。之后無菌操作取胚胎病變典型的尿囊液,冷凍保存,用于病毒鑒定。
3.1動物回歸試驗
取上述病理組織上清液0.5mL和雞胚尿囊液0.1mL分別接種于雛鵝,2~3d接種鵝出現(xiàn)與自然感染病例相一致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
3.2血凝試驗(HA)
將待檢上述尿囊液病毒用滅菌生理鹽水倍比稀釋于V型微量反應板中,每個稀釋度0.025mL,同時設陰性對照,加入等體積1%健康雞的紅細胞懸液,振蕩器混勻,室溫作用5min后檢查,之后每5min檢查1次,觀察到60min,結果血凝效價為(7.5±1.2)log2。
3.3血凝抑制試驗(HI)
將待檢上述尿囊液病毒與已知NDV陽性血清做血凝抑制試驗,結果表明,NDV陽性血清可抑制該病毒對紅細胞的血凝作用,而陰性對照組和上述HA相一致,可以確定分離的病毒是副黏病毒。
4防治措施
對引進新鵝,要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如買鵝之前,先要了解疫情,不要到疫區(qū)購買鵝。購進雛鵝或者后備種鵝要立即接種疫苗,不要與已有鵝群混養(yǎng),應當隔離飼養(yǎng)10d以上,等這些注射了疫苗的鵝有了免疫力以后再放牧。定期免疫注射,每隔一定時期要進行免疫,必要時再次注射疫苗,保證鵝群維持較高的免疫水平。可使用新城疫N系疫苗免疫接種。遠離病鵝,不到其他鵝群放牧地放牧,不在上游污染的流水河中放養(yǎng)。保持鵝舍清潔干燥,定期消毒。謝絕他人參觀鵝場,也不要讓其他動物接觸鵝群,嚴禁雞、鴨、鵝、鳥混養(yǎng)等。飼料中加入電解多維,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5體會
近幾年來,鵝副黏病毒病有上升的趨勢,因此應把鵝副黏病毒病列入免疫程序中去。如果當?shù)責o此疫情,可以在10~15日齡時免疫,每只鵝皮下或肌肉注射滅活疫苗0.5mL;如果當?shù)赜幸咔?,應?~7日齡選用滅活苗免疫,每只鵝注射0.5mL。在第1次免疫后2個月內應進行第2次免疫,并適當加大劑量,每只鵝注射1mL。種鵝在產(chǎn)蛋前10d左右,再注 射1次副黏病毒滅活苗,每只鵝注射1mL,以后每年免疫2次。
6參考文獻
[1] 胡曉苗,陸吉虎,汪麗,等.鵝副黏病毒病發(fā)病情況調查及其診斷[J].中國家禽,2007(16):38.
[2] 裘利斌,楊家文,高曉菲,等.一起鵝副黏病毒病的防治[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08(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