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大連水產(chǎn)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摘 要:本文從方法論的角度,運用實證主義的具體方法對大連水產(chǎn)學院二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進行了研究。筆者首先談了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認識,繼而將實證作為一種工具,用來分析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為此,筆者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形式,具體包括問卷調查、觀察和訪問等形式。
關鍵詞:實證主義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學習動力
一、淺談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認識
實證主義方法論由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孔德所提出,由杜爾克姆建立。它的基本概念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是純客觀的,社會現(xiàn)象背后存在著必然的因果規(guī)律;社會現(xiàn)象是可以被感知的,經(jīng)驗是科學知識的唯一來源,只有被經(jīng)驗證明的知識才是科學等等。在西方研究概念中,規(guī)范的研究都是以實證主義方法論為指導的。
實證方法有兩種類型: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在理論思辨的基礎上,對現(xiàn)象內(nèi)外部關系進行“量”的分析和考察,尋找有決策意義的結論。定量研究的主要功能是“實證”(進行“是什么?”和“為什么?”的描述、推斷和預測)。主要方法有:統(tǒng)計、測量、評價方法;也包括社會調查方法。定性研究(質的研究):對現(xiàn)象進行“質”的理論思辨。“質”是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內(nèi)部規(guī)定性。定性研究的主要功能是“解釋”。主要方法有:歷史研究、文獻研究、觀察研究、邏輯分析、內(nèi)容分析、實地考察、個案研究等。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結果正好從不同的側面,即從微觀與宏觀(點與面)、復雜性與一致性、縱向與橫向、背景與前景等方面,對現(xiàn)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分析,使結果更具說服力和科學性。在具體操作內(nèi)容上,定性研究將主要采用個案調查、參與式觀察和訪談,以及對樣本的開放式訪問;定量研究將對應于抽樣問卷調查與分析,以及采用計算機模型統(tǒng)計分析等。
二、實證主義方法論在研究英語學習動力中的具體應用
在應用語言學的方法體系中,實證方法占有重要地位。許多理論靠實證方法發(fā)現(xiàn)、證明、建立和檢驗。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動力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以及在教學中教師所應采用的教學方法。因而,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力是十分必要的。為了進行調查研究,在大連水產(chǎn)學院二年級選取了100名學生作為調查和研究對象。
1.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興趣
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制定了一份問卷調查(見問卷1),共包括8項對外語學習興趣的積極描述,用來評估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興趣。在這里并沒有特別提到是哪一種外語。如果回答與描述非常一致得5分,基本一致有些差別得3分,完全不同得0分,最高分40分。
問卷1 外語學習興趣調查
(1)如果我出國的話,我希望能說當?shù)氐恼Z言。
(2)我希望能把一門外語講得很好。
(3)我希望讀外文原著而不是譯本。
(4)我希望懂許多門外語。
(5)如果我計劃出國,我會努力學當?shù)氐恼Z言盡管用漢語也可以生活。
(6)如果外語課不是必修課,我也會上。
(7)我喜歡與外國人交流。
(8)在國外生活的經(jīng)歷會讓我興奮。
具體統(tǒng)計結果如下:得分在0-10分之間有5人;11-20分之間有21人;主要分數(shù)段為21-30分,共有41人;而最高分范圍31-40分區(qū)間共有33人。
由此可見,74%的學生對外語具有較濃厚的興趣,學生渴望學好外語,更好地了解外面地世界。這就為外語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2.學生外語學習動力的類型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外語學習的動力分為兩種:內(nèi)在動力和外在動力。內(nèi)在動力指的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獲得興趣和快樂。而外在動力指的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并不是語言本身,而是為了達到某種外在的目的,比如,通過考試或者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等。
通過在教學中的觀察發(fā)現(xiàn),對于我國學生來說,外在動力是占主導地位的,但并不排除內(nèi)在動力的影響。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外語學習的動力是內(nèi)在動力與外在動力的結合。
3.學生學習英語動力的強烈程度
了解了學生學習外語的動力類型,那么,學生中學習外語動力的強烈程度到底有多大差異呢?為了弄清這一問題,設計了問卷2,以來了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動力的強烈程度。
問卷2學習英語動力的強烈程度
(1)我積極思考英語課上學過的東西。
a)經(jīng)常 3b)從不 1c)有時 2
(2)如果學校沒有英語課,我會
a)在任何可能的時候學英語2
b)不會再學英語1
c)會去其他地方上英語課3
(3)當我有英語學習上的問題的時候,我會
a)立即向英語老師請教3
b)只是在考試之前才請教2
c)不管它1
(4)涉及到英語作業(yè),我會
a)努力,但不會全力以赴2
b)非常認真地做,確定什么都弄懂3
c)只是瀏覽一下1
(5)對于英語學習,我要坦白地說:
a)只做能應付過去地工作2
b)依賴與運氣和小聰明,因為我?guī)缀醪辉趺磳W1
c)非常努力地學習英語3
(6)如果我的英語老師想找人完成額外的英語任務,我
a)肯定不會主動要求去做1
b)一定主動要求3
c)只有在老師直接叫我去的時候,才會去2
(7)在英語作業(yè)返回以后,我會
a)總是重新寫,改正我的錯誤3
b)把它們?nèi)舆M桌里,不去管它1
c)簡單看一下,并不去改正2
(8)在英語課上,我總是
a)積極回答任何問題3
b)回答比較簡單的問題2
c)從不回答任何問題1
(9)如果電視有英語頻道,我會
a)從來不看 1b)偶爾看 2c)經(jīng)???3
(10)當我從收音機里聽到一首英文歌時,我會
a)聽這首歌,只是注意那些簡單的單詞2
b)認真聽,努力理解所有的歌詞3
c)換臺1
(注:答案后為每個選項的得分,學生在做問卷的時候并沒有分值標識。)
統(tǒng)計結果如下:得分在10~15分的有11人;16~20分的有24人;得分在21~25分的有50人;得分在21~30分的有15人。由此可見,學習動力較強的學生占總數(shù)的65%。大多數(shù)學生有著強烈的英語學習動力。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與他們對于外語的興趣幾乎是成正比的。興趣比較濃厚的同學,他們的學習動力就比較強。從這個角度充分說明,內(nèi)在動力能激發(fā)人的學習積極性。但不排除,動力較高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受到考試以及就業(yè)壓力的影響。
三、結論
通過這次將實證方法應用在調查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動力的嘗試,發(fā)現(xiàn):對于大連水產(chǎn)學院二年級同學,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大多數(shù)人有較強的學習動力。這一點是有利于英語教學的。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學習動力較差的學生,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內(nèi)在動力入手,改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認識。這樣,才能提高全體學生的英語水平。
因為這些被調查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因而,此次調查的結果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普遍性。
參考文獻:
[1]戴健林.心理學研究的實證主義方法論評析[J].廣州師院學報,1999,(3).
[2]陳曉英.實證主義及其心理學方法論芻議[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7,(1).
[3]陶宏斌,郭永玉.現(xiàn)象學方法論與現(xiàn)代西方心理學[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4):63-69.
[4]Williams, M. & R.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Gardner,R.C. The 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 Technical Report[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