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標
蟲蛆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其粗蛋白含量高達62%,是一種優(yōu)質(zhì)高蛋白動物活體飼料。因此,利用蟲蛆繁殖力極強的特點,采用人工育蟲蛆喂魚。是解決養(yǎng)魚所需動物蛋白飼料的一種有效途徑。實踐證明,人工育蟲蛆喂魚具有就地取材、原料豐富、簡單易行和生產(chǎn)利用期長、魚類適口性好、飼喂效益高等優(yōu)點。以雞糞為例,一般3.5~4千克雞糞可育出0.3千克左右鮮蛆。常用的幾種人工育蟲蛆方法如下:
1.雞糞育蟲蛆法。先將雞糞曬干、搗碎后混入少量米糠、麥麩,再與稀泥拌勻成堆,用稻草或雜草蓋平。堆頂做成凹形,每天澆污水1~2次,半個月左右便可出現(xiàn)大量蟲蛆。也可以將發(fā)酵的雞糞與啤酒糟或醬油糟按4:1的比例拌勻。平攤在地上,厚度不超過17厘米。含水量約70%,上面放些爛菜葉、臭魚爛蝦,招引蠅類來產(chǎn)卵,幾天后便可生出許多蟲蛆。
2.牛糞育蟲蛆法。將牛糞曬干、搗碎,混入少量米糠、麩皮,用稀泥拌勻,堆成直徑100~170厘米、高100厘米的圓堆,蓋上一層濕革,每天澆泔水或淘米水2次,使堆內(nèi)保持半干半濕狀態(tài),一般經(jīng)15天左右便可生出大量蟲蛆。經(jīng)篩選收集蟲蛆后,再重新堆起牛糞,2~3天后又會育出許多蟲蛆。也可將牛糞晾至半干,混入少量的雜草、雞毛、酒糟,用溫水攪拌成糊狀,堆成長方體,堆表面糊上一層稀泥,堆頂蓋上一層稻草或麥稈,約經(jīng)15天左右,堆內(nèi)便能生出大量蟲蛆。
3.豬糞育蟲蛆法。取豬糞50%~60%,加入麩皮35%~45%、粗糠5%,混合均勻,配成含水量65%左右、pH值6.5~7的養(yǎng)育料,堆成直徑1米、高80厘米的圓堆,蓋上一層濕草,每天澆泔水或淘米水2次,使堆內(nèi)保持一定的濕度,一般經(jīng)15天左右便可生出大量蟲蛆。
4.豆餅育蟲蛆法。將少許豆餅與豆腐渣混合發(fā)酵,與秕谷、樹葉混合,放入7~10厘米深的土坑內(nèi),上面蓋上一層稀泥,再用草將其蓋嚴,經(jīng)6~7天后。便能生出許多蟲蛆。
5.黃豆、花生餅育蟲蛆法。將黃豆0.6千克、花生餅0.5千克、豬血1~1.5千克混合均勻,于水缸中密封,25℃左右條件下經(jīng)4~5天便開始出現(xiàn)蟲蛆,而且蟲蛆量一天天增多,可供1畝魚池所需的活餌。這種蟲蛆個體大,富含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營養(yǎng)豐富,易被魚消化吸收。
6.酒糟、麩皮育蟲蛆法。選在潮濕的地方,根據(jù)料的多少,挖~個深約30厘米的土坑,在坑底鋪一層碎稻草,然后加入長5~6厘米的麥稈、玉米秸稈和雜草,再摻入麩皮、酒糟,澆水均勻后置于缸內(nèi)。最后用土蓋實蓋嚴。30℃以上條件下,15天左右就會生出蟲蛆。
7.稻草育蟲蛆法。將稻草鍘成3~7厘米長的碎段。加水煮沸1~2小時,埋入長1米、寬60厘米、深30厘米的土坑內(nèi),蓋上6~7厘米污泥,然后用稀泥封平。每天澆些糞水,保持濕潤,并在上面放些爛菜葉、臭魚腐肉,招引蠅類來產(chǎn)卵,這樣10天左右便可生出蟲蛆。
8.鮮草爛瓜育蟲蛆法。此法用鮮草爛瓜(食用價值低的南瓜、冬瓜、黃瓜等)80%、米糠20%,混合拌勻,并加入少量水煮熟,倒入瓦缸或池內(nèi),經(jīng)10天后便能育出大量蟲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