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詞人,但縱觀《東坡樂府》中編存的三百首詞,我們發(fā)現(xiàn),嚴格意義上的豪放之作僅占極少數,東坡詞絕大多數仍是明麗清新的婉約詞。當然,他的婉約詞已迥然異于傳統(tǒng)的艷科詞。這是因為蘇軾對傳統(tǒng)婉約詞進行了大膽革新,從而開創(chuàng)出風貌嶄新、別具一格的“婉約蘇體”。那么蘇軾對婉約詞的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本文試從其內容題材上作一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一、變惻艷為高雅
晚唐五代以來,無論是花間詞、南唐詞還是以晏歐為首的北宋前期詞,都沿襲了“花間”傳統(tǒng),以婉約為宗。這些詞多寫男女戀情、幽會秘約、離情別緒,詞作中也常常表現(xiàn)對于歌伎美色的獵艷心理,所以詞情浮艷,充滿脂粉氣。對于傳統(tǒng)婉約中的“艷科”,蘇軾作品中并沒有完全排斥男女之情,但是他不追求簡單的聲色之娛,也不停留在對愛情作表層的抒寫,他在表現(xiàn)愛情的同時往往有所興寄。這樣就淡化了傳統(tǒng)婉約詞中的那種綺羅香澤之態(tài)和脂粉氣息,以高雅沖淡和減弱了俗艷,從而提高傳統(tǒng)婉約詞的審美趣味。如《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描寫春殘時節(jié)感傷情調的詞,其感傷情調是從失戀者的角度表現(xiàn)出來的。與“紅杏枝頭春意鬧”不同,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給人的不是盎然欣悅的氣象,而是點明春天將盡,隱暗詞人悲婉情緒?!把嘧语w時綠水人家繞”,描繪出了一幅清麗寧靜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色,接下去又寫柳絮在春風吹拂下,飄零飛落,遍地蔓生的青草一直綿延到天涯。此處援引“芳草”和“美人”之思,在失戀者眼中,“天涯何處無芳草”恰如自己的失戀之悲,走遍天涯卻無處可消除。他感傷春光已逝而自己仍奔波勞碌未覓得愛情的歸宿。下片前三句,一再重復“墻里”“墻外”,極度強調高墻的分隔,使行人得不到佳人的理解,只能徘徊于墻外道上。孤獨寂寞的失戀行人,只能慨嘆“多情卻被無情惱”,從而陷入了更深的失意惆悵之中。在這首詞中,盡管寫的是行人失落的愛情,但是卻寫得健康、純潔、充滿活力,有感傷但是卻沒有讓感傷肆意泛濫。同時它又不是一首單純的失戀之歌,詞人以行人自居,暗喻自己是失意的匆匆過客,寄托詞人沒有知音,不為朝廷所理解的復雜痛苦的心情。同時也寄寓詞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靶u不聞聲暫歇,多情卻被無情惱”既有作者不被理解無從實現(xiàn)人生抱負的悲哀,又從哲理的角度闡明:人生的理想受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僅有單純主觀的積極追求是不能夠實現(xiàn)人生觀理想的。
蘇軾的言情詞,“總是有意識地讓人在情愛之外感到一種‘思想,一種更為深沉郁結的人生感慨”。[1]從而給人一種厚實高雅、洗盡鉛華的審美境界,這大大提高了傳統(tǒng)婉約詞的格調。
二、變狹窄為廣泛
蘇軾在婉約詞內容題材上的革新和發(fā)展不僅在于他對傳統(tǒng)言情詞變俗艷為高雅,還表現(xiàn)在他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內容題材,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范圍。他將常常出現(xiàn)在詩歌中的言志、述懷、敘事、悼亡、懷古、詠物、記游、說理甚至田園風光、山水景物等等都納入詞的創(chuàng)作中。因而蘇軾婉約詞中除了愛情詞外還有悼亡詞、農村風物詞、寫景記游詞、懷古詠史詞、詠物詞等。
蘇軾將“悼亡題材納入五代以來‘綺筵公子、繡錦花間、樽前娛賓遣興應歌的艷科之中,不能不說是一種驚世駭俗之舉。”[2]蘇軾悼亡詞最杰出的代表是《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這首詞中蘇軾抒寫的是一種對妻子“不思量自難忘”的刻骨銘心的懷想。而且在悼念妻子的同時,又融入了自己宦海浮沉之慨,遂使此詞真情勃郁,令人嘆惋。所以這首詞與傳統(tǒng)婉約詞有極大的不同,它算不上是一首“愛情戀歌”。蘇軾以詞悼亡,用詞抒寫自己的生活是其開拓詞疆的一個突破口,對突破“艷科”傳統(tǒng)有重要貢獻。
蘇軾的詠物詞數量不多,但是在藝術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且詠物范圍廣泛。但是他詠物又不浮于表面,而是有所寄托。他含蓄地將自己主觀的情感、品格、理想、情趣等外化于所詠之物上,達到了物我交融的詠物境界??梢哉f,蘇軾的詠物詞是一種情感化、個性化的詠物詞。如,《卜算子》中借孤鴻寄寓自己孤高自潔的品質和節(jié)操。《水龍吟》中,借楊花的“拋家傍路”抒發(fā)自己貶謫黃州時的孤獨漂泊之感。
蘇軾婉約詞以言情詠物詞最佳,最能代表其婉約風格。但是還有許多懷古詠史、贈人詞、寫景詞也以婉約風格見長,亦不乏佳作,同時也對婉約詞題材內容的擴大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新民.《蘇軾“婉約”詞風辨》[J].內蒙古大學學報,1996(第2期)
2、趙曉蘭.《宋人雅詞原論》[M]..成都:巴蜀書社,1999.09
周盛春,教師,現(xiàn)居湖南新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