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主產于湖北的宜昌市,安微的金寨、岳西、霍山,浙江的磐安、仙居,陜西漢中的勉縣、洋縣、城固縣,四川的通江、廣元、旺蒼,其次貴州、云南、湖南、河南、吉林、遼寧等省也均有分布。盡管產區(qū)甚多,但產量并不十分充足,根據(jù)調查和市場天麻運作趨勢,2010年天麻行情依然有上升的趨勢。
一、社會用量日趨增加
天麻在我國藥用已有2000多年的藥用史了,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有滋肥健體、延年益壽等功能。近年又開發(fā)出新中成藥,使天麻用量不斷擴大,特別是天麻素、天麻皂甙等成分能降低血壓和血脂,增強高級神經中樞興奮過程,在治療老年冠心病、老年癡呆癥、中風麻木、半身不遂等方面有獨特功效。目前全國有200多個廠家生產天麻制劑,中成藥以天麻為首的品種達100多種,遠銷海外每年約50萬~80萬公斤,國內藥用醫(yī)療約280萬~350萬公斤,隨著國內國外游客增加,天麻銷量也將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社會存量下降
進入新世紀以來,2000~2001年因自然災害導致種植面積銳減,天麻身價倍增。在藥都安國藥市、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一等天麻價格在230~240元/公斤,高價位的極大刺激,使各地產區(qū)迅猛發(fā)展,產量銳增,2003年天麻上市,供大于求,價格暴跌至30~35元/公斤的深谷。隨著庫存的消耗,2005~2006年天麻開始反彈,2007年價格升為一等品90元/公斤,二等品80元/公斤,統(tǒng)貨60~70元/公斤,投料小麻和陳貨價格也在45~50元/公斤以上,持續(xù)至2009年新品上市,價格為:一等品110元/公斤,二等品95元/公斤,統(tǒng)貨90~100元/公斤。從市場觀察,陳貨不足10%,多以新品為主,種種跡象表明,庫存陳貨已得到消化。
三、生產成本加大
以湖北天麻主產區(qū)宜昌為例:如果要擴大種植面積,必須雇人幫工,早幾年幫工一般按天計算,每人每天30元包吃住就可以了,如今60元找不到,工錢少了沒人干,況且是季節(jié)性的短工,多數(shù)年輕人到外地進城打工去了,畢竟工資又高,工作時間又長,比在家中干季節(jié)性的有保障。目前買柴、買料、買種、租地都比前幾年高得多,一般生產成本每公斤不賣到80元左右農民無利可圖。
四、2010年天麻走勢預測
2010年出土采挖的天麻是2009年種植的,由于2003~2007年天麻供大于求,庫存充足,2007~2008年是天麻消耗期,市場價格不高,麻農無意擴大種植面積,顯見從2008開始,產量不會猛增。山區(qū)的農副產品都在提高價格,天麻價格不保本,農民不愿出售。鑒于種植面積增幅不大,麻農惜售,舊庫存已得到一定消耗,因此,2010年天麻價格仍有上升的趨勢。(湖北省宜昌市天麻協(xié)會 張發(fā)金 郵編:4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