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珊
新的一年又到了,時光在忙忙碌碌中一閃而過,我還來不及品嘗。
2009年,我就30歲了。三十而立,我卻總想躲在媽媽懷中做個“小寶寶”。此刻的我,或許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快3歲的小女孩的母親了。
今天,媽媽早已年過半百,每隔2個月要去染一次頭發(fā)的她卻還在為我操勞。
我和老公在鄭州工作,目前還住在租的房子里,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待2天。女兒只好交給家在開封的父母來照看。
母親為我的付出是盡心盡力的,也是不求回報(bào)的,她要盡可能地為女兒掃清前進(jìn)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障礙。
人生中的許多事情,如果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是很難理解其中真諦的。當(dāng)我躺在醫(yī)院婦產(chǎn)科冰涼的產(chǎn)床上迎接一次次陣痛的那一刻,我切身體會到了生孩子的苦痛,也為自己即將成為母親而激動不已。當(dāng)我不分晝夜地給女兒喂奶,給她換尿布,彎著腰鼓勵她蹣跚走路,不停地給她唱兒歌、念唐詩的那一刻,我感到作為一個母親的辛勞和不易。
可我僅僅是一個不滿3歲的孩子的母親,而且女兒更多的時候是母親在照料。我做的真是太少太少了,母親做的卻是太多太多了。
有一次我周末回家時母親告訴我,2歲多的女兒總喜歡沖著墻上我的照片喊媽媽,母親問女兒在做什么,女兒說:“我在喊照片上我的漂亮媽媽呢!”我的心在隱隱作痛。每當(dāng)我周五晚上回家時,女兒總是久久地依偎在我懷里,羞澀地看著我,說:“媽媽,你還走不走?”而我卻不敢正面回答女兒的問題,而是說“媽媽在家陪茜茜玩兩天。你想吃什么呢?”
上周女兒生病,周末我陪著媽媽一趟趟趕往醫(yī)院輸液,很累,但我們都在堅(jiān)持。周一一大旱我又坐上了開往鄭州的公交車,我明白,我早已把一切的難題統(tǒng)統(tǒng)丟給了母親。
我給出差的老公發(fā)短信:“媽媽每天照顧女兒太辛苦了,女兒生病媽媽還自責(zé)地說‘你看,連個孩子我都沒照看好。媽媽知道你回來一次看見姐生病心里不好受,媽媽懂。媽媽太累了,我心疼媽媽。心疼女兒。”老公回復(fù)說:“我也心疼你們,可怎么辦呢!”
那一刻,我的心在流淚,默默地。
還記得小時候,寒冷的冬天,我坐在自行車后座上,小手放進(jìn)媽媽的衣服里取暖;站在媽媽的身旁搖擺著唱著歌謠;總是賴在媽媽懷里,貪婪地呼吸著媽媽身上的味道。小小的我轉(zhuǎn)眼間長大了,可對母親的依賴卻增多了,母親的負(fù)擔(dān)更重了。
過了年,母親就57歲了。早在5年前,就已經(jīng)查出母親得了糖尿病。盡管每天都要吃七八種藥,可她總是感覺疲乏無力,視力減退。母親依舊忙碌著,我所能做的微乎其微。
“我再堅(jiān)持2年,等你退休了接我的班,把茜茜照顧好了,別拖累孩子影響他們工作?!蔽艺驹陂T口聽到母親對父親這樣說,那一刻我的心在流血。
我不禁想起汶川地震中那位母親留給襁褓中孩子的那句話:“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p>
提起母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番感慨,母愛被人頌揚(yáng),可每個人的經(jīng)歷和感受卻又是那么的不同。每當(dāng)我表示對母親的感謝時,她總會說:“謝什么?每個人的媽媽都是這樣做的。你將來也會這樣為你的女兒村出。”
媽媽,讓我來生還做你的女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