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一 林采舜 毛一劍 李春生 張小惠
摘要介紹了中優(yōu)1176臨海市種植的產(chǎn)量表現(xiàn)及特征特性,總結了其主要高產(chǎn)栽培及制種技術,以期指導中優(yōu)1176在臨海市的推廣種植。
關鍵詞中優(yōu)1176;特征特性;栽培技術;制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2-0162-02
中優(yōu)1176是中國水稻研究所用印尼水田谷型優(yōu)質(zhì)、高異交率不育系中9A和應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新技術選育的優(yōu)質(zhì)、多抗恢復系中恢1176組配的一個豐產(chǎn)性好、抗逆性強、綜合農(nóng)藝性狀優(yōu)良的三系雜交秈稻新組合,2005年通過江西省審定,2007年通過浙江省審定。浙江省臨海市于2007年引進該組合,經(jīng)過2年的試驗示范,表現(xiàn)生長勢旺、株型好、分蘗力強、穗大粒多、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米質(zhì)較優(yōu)及適應性廣等特點,適合在臨海市種植,具有良好的推廣潛力。
1產(chǎn)量表現(xiàn)
2007年臨海市雜交稻新品種對比試驗,中優(yōu)1176平均產(chǎn)量達9.073t/hm2,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chǎn)7.5%。2008年雜交稻新品種對比試驗,中優(yōu)1176平均產(chǎn)量達9.361t/hm2,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chǎn)8.6%;同年臨海市種子管理站在江南街道三勝村進行中優(yōu)1176示范,經(jīng)驗收,示范片平均產(chǎn)量達9.455 t/hm2,該村王希輝戶攻關田產(chǎn)量達10.134t/hm2。經(jīng)調(diào)查,2008年臨海市各地種植產(chǎn)量普遍在9.0t/hm2左右,而汕優(yōu)63產(chǎn)量一般僅在8.25t/hm2左右。
2特征特性
2.1農(nóng)藝性狀
中優(yōu)1176株高110cm左右,株型理想,莖稈粗壯,主莖葉片數(shù)16葉左右,劍葉挺,葉色稍淡,抽穗整齊,成熟期落色好。分蘗力較強,單株及大田成穗率較高,有效穗較多,單株成穗12~14個,有效穗約270~300萬個/hm2。穗型較大,穗長平均23~25cm,每穗總粒數(shù)約170粒,每穗實粒數(shù)140粒左右。稻谷長粒型,谷粒長7.0mm、寬2.2mm、長寬比3.2,籽粒飽滿、淡黃色、谷殼較薄,稃尖無色,全穗無芒,千粒重24~25g。秧齡彈性一般,需注意控制秧齡在30d以內(nèi)。
2.2生育期
中優(yōu)1176全生育期比汕優(yōu)63短1~2d,比汕優(yōu)10號長3~4d。在臨海市種植可作單、雙晚兼用組合,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30d左右,作連晚種植全生育期125d左右。
2.3米質(zhì)
中優(yōu)1176米粒外觀晶亮透明,粒型細長,米質(zhì)大部分指標達國標優(yōu)質(zhì)米3級標準。經(jīng)食味品嘗,普遍反映米飯軟硬適中,食味較佳。
2.4抗性
中優(yōu)1176倒數(shù)第2節(jié)間較短,株高較矮,抗倒能力較強。江西省區(qū)試安排的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fā)鑒定:苗瘟4級、葉瘟3級、穗瘟5級。浙江省“8812”協(xié)作組抗性鑒定,該組合苗瘟2.15級、穗瘟4級,表現(xiàn)中抗稻瘟病。臨海市2年試種示范大田表現(xiàn)較抗稻瘟病、白葉枯病。
3高產(chǎn)栽培技術
中優(yōu)1176分蘗力較強,穗型較大,結實率高,應該走穗粒兼顧高產(chǎn)的路子,經(jīng)高產(chǎn)攻關試驗,目標產(chǎn)量10.05t/hm2,要求有效穗290萬個/hm2以上,每穗總粒數(shù)170粒左右,結實率85%,千粒重24~25g。高產(chǎn)栽培策略是:培育壯秧促早發(fā),超前烤田提高成穗率,科學肥水管理防倒伏,充分發(fā)揮其分蘗力強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的優(yōu)勢。
3.1旱育稀播,培育帶蘗矮壯秧
中優(yōu)1176在臨海市作單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30d左右,比汕優(yōu)63略短,播期適宜在5月25日左右;作連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25d左右,比汕優(yōu)10號略長,播期適宜在6月15日左右。育秧技術宜采用旱育稀播技術。具體操作如下:1hm2大田準備苗床面積450m2,使用壯秧營養(yǎng)劑15包(1.5kg/包),播種量控制在9.75kg左右。播種前實行種子消毒處理,用施百克間歇浸種24h,再用10%吡蟲啉粉劑或35%好安威干拌種劑拌種,然后播種,可有效防治苗床期惡苗病、稻薊馬和稻虱。播種覆土后,每30m2苗床施用40%旱秧靈乳油5mL或36%水旱靈乳油6mL,對水2.5kg均勻噴施在畦面上,可有效防除雜草。苗床期間要及時做好肥水管理工作,適時適量澆水,三葉一心期前后若苗色發(fā)黃可用0.5%尿素液施1次追肥,拔秧前4~5d施1次起身肥,每30m2苗床用尿素750g對水120kg澆施。秧齡控制在25d左右。通過以上措施,可培育出秧苗扁蒲粗壯、根系發(fā)達、每苗帶蘗2~3個的矮壯秧。
3.2寬行窄株,通風透光健身栽培
采用寬行窄株和東西行向移栽。掌握行距26.4~29.7cm,株距16.5~19.8cm,栽插密度19~21萬叢/hm2,單本插,落田苗60~70萬株/hm2。寬行窄株和東西行向移栽,有利于提高田間通風透光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從而有利于礦物質(zhì)吸收和同化物積累,增加莖粗,減輕稻株發(fā)病率,達到健身栽培的目的。另外,寬行窄株種植也有利于農(nóng)事操作。
3.3科學施肥,控氮增磷鉀防倒伏
根據(jù)測土配方施肥原則,在施肥上實行控氮增磷鉀和嚴控后期氮肥用量,以防倒伏,并有利于結實率和千粒重的提高。具體施用上采取“前重、中控、后補”方法,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后期看苗適施穗肥,其用量比例掌握在約6∶3∶1,總用量在施腐熟有機肥12t/hm2或生物有機肥2 100 kg/hm2的基礎上,施純N 165kg/hm2左右、P2O590kg/hm2左右、K2O 180kg/hm2 左右。
3.4好氣灌溉,適時擱田強根壯稈
抓好好氣灌溉水漿管理工作,除插秧期、孕穗期、抽穗揚花期和施肥、防治病蟲等環(huán)節(jié)保持一定的水層外,其他時期保持土壤濕潤即可,以起到前中期“旺根促蘗壯稈”、后期“養(yǎng)根保葉”防早衰作用。適時烤擱田,以利強根壯稈,控制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防止后期倒伏。當田間苗數(shù)達到計劃有效穗數(shù)的90%左右時即開始烤擱田,即莖蘗數(shù)達到260萬個/hm2左右時進行烤擱田。最高苗數(shù)控制在410萬株/hm2左右,成穗率力爭達到70%以上。
3.5預防為主,抓好防病治蟲工作
根據(jù)當?shù)夭∠x情報,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實踐證明,在水稻抽穗破口之前5~7d和齊穗期各噴施1次愛苗,用量450mL/hm2,既可有效防治水稻后期紋枯病和稻曲病,又能起到調(diào)節(jié)水稻生長、確保后期青稈黃熟的作用。另外,在稻瘟病重發(fā)區(qū),應注意防治稻瘟病1~2次,在水稻破口期與齊穗期各用藥1次,藥劑可選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或12%施稻靈。
4制種技術
中優(yōu)1176在浙江一般采用夏季制種,最佳授粉期宜安排在8月上中旬,夏季制種父本播始歷期約94d,母本播始歷期約57d,合理播差為:I期父本與母本時差為37d左右,葉差為7.3葉左右。最佳花期相遇標準為Ⅰ期父本比母本早1~2d左右始穗。父母本花期相遇的理想幼穗分化進程為:在幼穗分化Ⅲ期前,父本比母本快1.0期,V期左右父本比母本快0.5期。若發(fā)現(xiàn)花期偏離最佳相遇標準2d以上應及時進行花期調(diào)整,主要有肥水、多效唑、九二○調(diào)控等措施。在花期相遇的情況下,噴施九二○ 120g/hm2,分3次噴施,第1次在母本見穗5%時,噴九二○ 30g/hm2,單噴母本;第2次噴九二○ 60g/hm2,單噴母本;第3次噴九二○ 30g/hm2,父母本同噴。中優(yōu)1176制種結實率高,易達高產(chǎn),一般制種產(chǎn)量可達3 000kg/hm2以上。
5參考文獻
[1] 李春生,張小惠,葉元林,等.中9優(yōu)1176親本特征特性及秋制技術[J].中國稻米,2006(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