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鼠兔首銅像在抗議聲中遭拍賣,激起中國人的憤慨,多年前那一場痛遭洗劫的災(zāi)難再次從歷史中浮現(xiàn)。
1860年10月6日,法軍和英軍就向圓明園挺進。兩軍決定在那里會合。晚上7點鐘左右,法軍到達圓明園的正面,之后幾乎未遇抵抗圓明園就被其占領(lǐng)了。驚嘆不已的孟托邦將軍在10月8日所寫的信中曾說,“在我們歐洲,沒有任何東西能與這樣的豪華相比擬,我無法用幾句話描繪這如此壯觀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寶使我眼花繚亂。”在《回憶錄》中,孟托邦對情況作了扼要介紹:“我于昨天晚上到達圓明園,無數(shù)財寶都留在里面。我已派人通知格蘭特將軍,請他和額爾金勛爵一起來到這里。我們平分了那些財物。但我們只能拿走其中極少一小部分。即便有兩百輛汽車也弄不走那座宮殿里的所有好東西?!?/p>
當(dāng)時20歲的莫里斯·埃里松,后于圓明園遭劫26年之后,寫了一本關(guān)于那次中國遠征的書《一個赴華翻譯的日記》。埃里松以一個普通目擊者的身份目睹了對圓明園宮殿的搶劫行動:“面對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開眼界,忘都忘不了。人頭攢動,膚色不一,類型各異;那是世界人種的大雜燴,他們一蜂窩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銀財寶撲去;他們用世界上各種語言喊叫著。一些人埋頭在皇后那一個個上了紅漆的首飾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幾乎淹沒在絲綢和錦緞堆里;有些人胸前掛滿大珍珠串,把些紅寶石、藍寶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內(nèi)衣、軍帽里滿揣滿掖。還有些人抱著座鐘、掛鐘往外走;工程兵帶著斧頭,他們?yōu)榱税谚偳对诩揖呱系膶毷〕鰜?就揮斧把家具劈開。還有那么一個人,看見一個漂亮的路易十五時代的座鐘,因為表盤上的時間數(shù)字是水晶石的,他以為那是鉆石,就把那表盤取了下來拿走。時不時有人呼叫:‘救火!人們慌忙趕過去,東西掉得滿地都是,火舌舔噬著宮殿的豪華內(nèi)壁,大家用絲綢、綢緞床墊和皮貨壓熄火焰?!?/p>
夜幕降臨時,埃里松才回到營房。他遇見一些士兵,個個都滿載著戰(zhàn)利品,從銀質(zhì)鍋到天文望遠鏡,還有六分儀,五花八門,其實他們肯定帶不走這些東西。他還特別強調(diào)了英法兩個軍營的不同之處:“英軍軍營里人也同樣很多,但一切都極為有序。而在我們這兒,整個就是個化裝舞會。炮兵們回來時,個個身上都裹著皇后的絲袍、胸前掛滿了清朝大官的朝珠。人家那邊則把東西都碼放在各個營帳里?!?/p>
正因如此,在圓明園前度過的第二個夜晚是“難以忍受的、嘈雜的、令人暈頭轉(zhuǎn)向的”。埃里松還寫道,孟托邦將軍在法軍軍營中,在扮成大清國官員或公主的士兵中走來走去,規(guī)勸他們把那些華麗俗氣的舊衣服脫去,把那些笨重的戰(zhàn)利品扔掉,并向他們許諾說,到了北京,他們會搞到更好的物件。炮手迪博斯克拉爾服從命令,把已經(jīng)抱在懷里的東西包括滿滿一桶首飾統(tǒng)統(tǒng)扔到了地上。
第二天,10月8日,搶掠又開始了,而且變本加厲,大概持續(xù)了48小時。
保羅·瓦蘭是孟托邦任命的法方在戰(zhàn)利品委員會的代表,他最有資格講述對圓明園一撥又一撥洗劫的情況。他對法國人和英國人搶掠的方式作了對比,他把這次大搶掠稱為“大搬家”:“于是開始把圓明園的東西往外搬,但只是部分地搬,與英軍采用的搬法非常不同,英軍的習(xí)慣是無論在哪兒,只要他們能做到就全部搬走?!?/p>
“巡視者穿過一個庭院,只見前面有一平行四邊形的建筑物,他們沿著寬大的漢白玉階梯拾級而上,進入一寬闊的大殿。大殿深處放著一個其大無比的烏木寶座,雕以鏤空花圖案,做工精細絕倫。登上寶座還要經(jīng)過幾個臺階,臺階兩旁擺著一排景泰藍香爐以及上了釉的巨大瓷壇,上邊繪有各類飛禽走獸。左邊整整一面墻掛著一幅大絲綢畫,上面畫的是皇家宮殿景觀。在殿內(nèi)四周的閣架上,擺放著數(shù)不盡的雕瓶、景泰藍、彩釉瓶,所有的東西都大得出奇,美輪美奐。此外,還有一些書籍,留有許多皇帝的御筆親題筆跡,用中國紅雕漆裝飾裝訂成冊,盛在精工制作的書匣中?!?/p>
“這座宮殿是統(tǒng)治千百萬人的皇帝,在身著金絲線繡制、閃爍著珠光寶氣的朝服的達官顯貴的前呼后擁下,接見向他當(dāng)面叩頭拜見的外國使節(jié)的地方?!泵鑼懲赀@第一座御座寶殿,保羅·瓦蘭又對第二座大殿進行描述,那里面也有一個御座。保羅·瓦蘭越發(fā)眼花繚亂了。他在與這個寶殿毗鄰的那些配殿里又發(fā)現(xiàn)了稀奇絕妙的東西,“到處都是裝飾著寶石的金銀器,嵌著密密麻麻的金銀絲圖案的刀劍;鑲著綠松石和珍珠的金銀托架,還有純金的偶像,用天然珍珠串制成的花果、樹木盆景,用各種最珍稀的材料混合絞制而成小殿閣。真是洋洋大觀。”
“不需要再去描繪那些宮殿里面的東西。要去形容那些物質(zhì)的和藝術(shù)的珍品已感詞窮。在此之前我們所看到的只不過是當(dāng)時那個景象的一個小小的縮影?!?/p>
依保羅·瓦蘭所說,在他們初次巡訪的那天上午,直到10點鐘的時候,被拿走的東西還不多。但是,很快,“貪欲”旋即就像脫韁的野馬,先前安排海軍陸戰(zhàn)連隊擔(dān)任皇宮值勤任務(wù),已經(jīng)顯得不夠用。后來連值勤的官兵也抵不住誘惑,于是搶掠就這樣開始了。
下午,大洗劫還在繼續(xù),法國人阿爾芒·呂西后來這樣描述當(dāng)時文物遭破壞的場面:“我找到皇家的家具庫房,我們的士兵正在那里搶東西。有幾個很漂亮的景泰藍,我給護下來。但是如何處置呢?我還看見一些非常精致的瓷器被摔得粉碎;還有些很古老的漆器、碎紋瓷、象牙制品、玉器,被砸得碎片滿地;有些人拿彩釉花瓶當(dāng)球耍。再遠處是一座絲綢庫房,齊腳踝深的制作精美、用金線挖花織制的綢緞堆了滿滿三個大院子,奇光異彩,華美絢麗,令人難忘。然而,有人用每米值五個多金路易的錦緞當(dāng)包袱布用,把他們搶來的小玩意兒包起來!”
阿爾芒·呂西還談到御座頂上的華蓋:“我不知道那是用什么貴重木材雕鑿而成的,那雕刻真是了不起,全是中國稀奇古怪的東西,極盡想象力;還有特別怪誕離奇的洛可可風(fēng)格圖案,與出人意料的精巧、品位頗為高雅的裝飾結(jié)合在一起?!彼緛砗芟氚涯羌蔼毺氐臇|西”帶走,因為沒有手推車,只好放棄。第二天他弄了輛車子又去了,然而那華蓋已經(jīng)七零八落。
如果說經(jīng)過兩天的搶劫,“法國人的軍營看上去像個巨大的舊貨鋪”,在當(dāng)時那種情況下,這毫不為奇,阿爾芒·呂西如是說。
“法軍宿營地出現(xiàn)人們所能想象的最奇特最熱鬧的景象。帳里帳外堆滿各式各樣的珍稀物品,士兵們考慮不到行軍勞苦,把絲絨綢緞往背包里猛塞。后來,氣惱時,就把那些帶不走的東西砸碎、撕爛或者弄臟。各處都是些豪華家具、絲綢,以及皇帝嬪妃們的那些以金絲線繡的裙袍,再就是眼巴巴看著這些東西帶不走而掛在臉上的一副可憐而又可鄙相。至于銀子,多得幾乎不屑一顧,因為那東西分量太重。
事件發(fā)生40年后,樊國梁主教寫下一段搶劫圓明園的文字。里面有不少軼事:“聽一個士兵講,當(dāng)時他想抓一只藏在沙發(fā)下的小狗,手卻碰到一個大銅環(huán)。他挪動沙發(fā),拉開那個活門,那只是片刻工夫的事。小密室里有兩個匣子,里面裝滿鑲嵌著珍珠和鉆石的鐘表。他騰空背包,在戰(zhàn)友們到來之前,把那些寶物迅速地裝了進去。‘關(guān)了我兩天禁閉,他說,‘但我也不后悔,因為我那包東西賣了兩萬五千法郎。每個士兵都有自己的選擇,只不過智商程度不同;行家們專買士兵們搶來的最好的東西,也僅花幾個硬幣而已。很多人的羊毛長襪以及騎兵的背包里都裝滿了寶石。尤其是食品店和小賣部的管理員個個都發(fā)了財。據(jù)說,有個士兵用一尊純金的菩薩像換了一杯苦艾酒。菩薩像的肚子里經(jīng)常藏著寶石和金條,所以,對那些大肚彌勒佛,我們的士兵少不了要捅上幾刀?!?/p>
工程兵上尉貝齊亞的日記是1903年他死后發(fā)表的,其中說到圓明園里還有許多地方都沒能搜索到,特別是一些廟宇,那里面珍藏著很多用寶石鑲嵌的偶像。他敘述了這樣一件事:“將近半夜,軍中一個有身份的人牽著幾匹騾子進了皇宮,把在未搜索到的地方偷的物品往騾背上放,有人說那人甚至搬了兩趟?!?/p>
10月9日,法軍撤離海淀村和圓明園,向距那里三公里左右的英軍靠攏。保羅·瓦蘭為這次撤兵感到惋惜,他認為為時過早。他尤為懊惱的是如果推遲撤軍,法軍就可以把那一大批不得不放棄的珍貴的青銅器和其它藝術(shù)品裝在軍車上運走??
掠奪的贓物到底有多少,阿爾芒·呂西提供了一個概念。他發(fā)現(xiàn)“軍隊特別有眼力”?!拔覀儧]有帶車子來,但是三百多輛車裝的全是戰(zhàn)利品”。所有的士兵除了規(guī)定的背包,還都背有沉重的包袱,有些士兵甚至強迫可憐的農(nóng)民來為他們背東西。
最后,讓我們聽聽貝齊亞上尉的感嘆:“10月9日,我們終于撤離了劫掠現(xiàn)場,身后留下一片廢墟和大火,這悲慘的戰(zhàn)爭一幕無論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軍隊失去了尊嚴(yán),使一些人失去了榮譽!”
選自《人力資源報》
200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