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耀
《王征南墓志銘》是清初大學問家黃宗羲所寫,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尊稱為南雷先生,晚年自稱梨洲老人,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經(jīng)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他學問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他的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訪錄》等。其父黃尊素為明萬歷進士,天啟中的御史,是東林黨人,因彈劾魏忠賢而被削職歸籍,不久又下獄,受酷刑而死。十九歲的黃宗羲進京訟冤,并在公堂上出錐擊傷主謀,追殺兇手。明思宗嘆其為“忠臣孤子”。清軍入關后,黃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數(shù)百人組成“世忠營”參加反清戰(zhàn)斗,達數(shù)年之久,失敗后返鄉(xiāng)閉門著述,清廷屢次詔征,皆辭免。黃宗羲子黃百家從學于著名內家拳家王征南學內家拳法,宗羲與王征南素有交往,所以他撰寫的《王征南墓志銘》是真實可信的。
《王征南墓志銘》是現(xiàn)存最早記述內家拳名稱概念、歷史源流、風格特點的歷史文獻,在中華武術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該銘以千余字篇幅,精準地記述了內家拳的產(chǎn)生、神奇特點以及二百余年的傳承關系,重點記敘了王征南的生平事跡,給了我們一,個生動鮮活的內家拳大家形象:一個機智沉穩(wěn),文雅大義,含而不露,武功高強的王征南躍然紙上?!锻跽髂夏怪俱憽吩谖鋵W史上的獨特價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其中有些說法也給我們當今研究留了疑惑,現(xiàn)就第一段作些解讀,不妥之處,請方家批評指正。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搏于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拳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外家,蓋起于宋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shù)な浚兆谡僦?,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余?!?/p>
這里,黃宗羲提到“內家拳”名稱和概念,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文字記載,也是為數(shù)不多提到宋之武當?shù)な繌埲?。眾所周知,武當山明代有個張三豐,生于元延祐年間,遼寧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洪武初年到武當山,二十三年,拂袖長往不知所蹤。張三豐在武當山留下了弟子、道派、名言,創(chuàng)立了太極拳十三式。黃宗羲所記宋代張三峰和明代張三豐是什么關系呢?他們是兩個人還是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宋代張三峰呢?我們認為宋代張三峰是不存在的人物。其理由如下:
一、武當山宋代丹士張三峰若能創(chuàng)內家拳,且“宋徽宗召之”,那必是高道大德了,若是高道大德,元代劉道明《武當福地總真集》必然記載其人,總真集記載宋代高道達四人,有些道法和地位比張三峰低,然而卻沒有關于張三峰的記載;明代宣德年間任自垣編修的《大岳太和山志》也無記載;而“三峰為武當?shù)な?,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倒像模擬陳摶辭后周世宗命為“諫議大夫”而不授,明代朱元璋、朱棣召張三豐不得見,以及清皇室召黃宗羲本人,而不進之實。
二、宋代丹士張三峰與元明高道張三豐相同地方太多,除姓名相近似外,還都是高道,都是武功高強者,都是皇帝召而避辭者。他們弟子的名字也相似,張三峰的弟子是王宗,張三豐的弟子是王宗岳。世上有這么巧的事嗎?
三、“三峰之術百年之后流傳陜西而王宗為著,王宗傳陳州同張松溪等”。張松溪為明嘉靖年間人(1522--1567),張松溪向前推算王宗,王宗應是1455年左右的人,而1455年距宋徽宗末年1119年已是336年了。而黃宗羲卻用“百年之后”,顯然是不符時間段,而“百年之后”卻恰恰與元明張三豐相符。以明洪武末年1368年起至1455年恰巧是百年之后。
四、最新挖掘整理成果發(fā)現(xiàn),四明(浙江寧波)現(xiàn)存內家拳法與武當趙堡太極拳同宗同理,相近相似,由此可以看出張三峰傳給張松溪的內家拳法實際就是張三豐所傳太極拳。其技擊之神奇,理法之精妙,其實表現(xiàn)的就是太極拳技擊原理。
“夜夢玄帝授之于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余”
“夜夢玄帝授之于拳法”是可信的。玄帝又稱真武大帝,是武當山道教崇拜的主神。真武又稱玄武,為北方之神,為水神。玄武神在古人心目中具有司北方、司水、司命、司生殖及降妖伏魔、斷滅不祥等法力。真武神外顯形象是仗劍披發(fā),腳踏龜蛇。從道統(tǒng)脈傳上看,真武是張三豐宗奉的上帝,作為虔誠信徒,張三豐夢中受其點化武功當然正常不過。而張三豐原本就是修煉高人,并在內功修煉上達到高深境界,且既精于少林,他在追求拳意升華過程中,冥思苦想而不得要,夜夢玄帝授拳,靈感閃耀,茅塞頓開,完全符合人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就像作家夢中得到創(chuàng)作靈感,科學家夢中得發(fā)明靈感道理一樣,即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解疑,柳暗花明,這是人之正常行為,并非神仙所為。在武當趙堡太極拳中有一譜訣也印證了玄帝授拳之說:“太極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設教,宓子真?zhèn)?。玉皇大帝,正坐當筵。帝君真武,列在兩邊。三界內外,億萬神仙。傳于拳術,教成神仙?!钡劬嫖浼葱涞?。這首譜訣從太上老君到尹喜,又到神仙人物玉皇大帝、真武神等,客觀地描述了武當山道教起源和神仙體系,也揭示了武當內家拳法武道脈絡及傳承關系。
“厥明以單丁殺賊百人”這句話生動地說明了武當內家拳法的神奇,也體現(xiàn)了內家拳是傳統(tǒng)技擊法的飛躍。一人殺賊百人,按傳統(tǒng)技擊法講是不可想像的。這句話我們認為既有可信之處又有不可信之處??尚诺氖沁@種功夫是真實的,這種神奇功能,我們在古代張松溪、王征南、張彥、身上都可以看到,在近代楊露禪、孫祿堂等傳奇中也能領略到。所以說單丁殺百人從能力和實際效果上看是可信的。值得懷疑的是“殺賊百人”,依張三豐高道身份,他是不可能把百人殺死的,即或他們是賊,他也絕不會輕取別人性命,通過制服首領、骨干或運用點穴等手法制服百人的可能性極大。
黃宗羲作為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他一身治學嚴謹,又為何這樣寫呢?我們認為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黃對張三豐史料知之不多,所來資料,可能是從王征南等處聽得,而舊時代民間習武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所以較少文字記載,而習武之人又多無文化,所得知識和信息多憑師傅心傳口授,故年代久遠后,傳播生誤。二是這段文字含隱義。大家知道,黃宗羲是反清復明的斗士,清軍入關,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數(shù)百人組成“世忠營”參加反清戰(zhàn)斗,達數(shù)年之久,失敗后返鄉(xiāng)閉門著述,清廷屢次詔征,皆辭免。在黃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訪錄》中就有巧妙的暗喻手法。在當時清朝嚴酷文字獄背景下,抒發(fā)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手法之一就是暗喻。若說元明張三豐必然犯清朝忌,元代統(tǒng)治者為外族,和滿清相似,所以只能假借宋代張三峰,且以內家拳對外?!耙箟粜凼谌保壅嫖涫敲魍醭鸪绲纳裣纱蟮?,具有斬妖除惡神威。厥明以單丁殺賊百人,這里的賊,即指滿清。黃宗羲借此文字宣泄了他自己反清的思想情感。我們想:這些也許就是這段文字的矛盾、疑惑之謎底吧!
(責任編輯喬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