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和 吳宗德
摘要介紹了紅富士蘋果結果樹2種樹型的整形修剪技術,包括三主枝小冠開心形和四主枝X型開心形,以期為紅富士蘋果結果樹的整形修剪提供參考。
關鍵詞紅富士蘋果;結果樹;整形修剪
中圖分類號S661.1;S625.5+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9-0078-02
紅富士蘋果在我國已有30多年栽培歷史,但由于樹形選擇和修剪技術不當,造成紅富士蘋果質量差,效益低,而且樹體粗皮病和腐爛病較重。因此,2003年筆者對紅富士蘋果樹進行改形技術研究,通過3年試驗,蘋果樹病害減輕,蘋果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增加?,F(xiàn)將紅富士蘋果結果樹高光效整形修剪的2種樹形介紹如下。
1三主枝小冠開心形
1.1樹體基本結構
主干高1.0~1.5m,樹干總高2.0~2.5m,中心干上著生3個不重疊的主枝,且呈錯落“十”字狀,分層排列,主枝間方位角為120°左右,在主枝上配有大、中、小的斜生、平生及下垂的結果枝組,并呈垂簾狀。樹體呈蝴蝶形。
1.2整形修剪任務
落頭開心,提高主干高度,選留主枝,建立結果枝組體系,確立平面化葉幕層,調整樹勢、修剪量、枝量及各類枝比例,延長盛果期年限。
1.3整形修剪方法
1.3.1落頭開心與提高主干高度。根據(jù)樹體生長發(fā)育狀況,樹體高度分1~2次進行落頭,落頭時留好保護枝或保護樁,緩和頂端枝的生長勢。在原來樹體結構的基礎上,根據(jù)主干的要求高度,對多余的下部主枝每次疏除1個,在2~3年內,從基部疏除,并注意傷口的保護。
1.3.2主枝的選留與修剪。根據(jù)原來主枝的著生狀態(tài)選留的第1主枝著生在主干南部,第2、第3主枝著生在主干東北和西北部,有利于主枝的伸展和解決行間的光照狀況,多余主枝在2~3年內疏除。
1.3.3結果枝組的選留與修剪。主枝上結果枝組的配置要求做到大、中、小搭配合理,高、中、低錯落有序,形成通風透光條件良好的立體組體系。對背上的大型結果枝組在1~2年內疏除,培養(yǎng)平斜及下垂結果枝組,并形成結果枝組群,要求大型結果組間距離在80cm左右,中型結果枝組間距離50cm,小型結果枝組間距離25cm,形成垂簾狀、松散形的結果枝組群。當結果枝組下垂后,會因其生長勢的著生部位生長出不同狀態(tài)的枝或芽。枝或芽更新復壯時要選擇壯枝、芽,生長勢較弱的要疏除,一般在6~7年后進行枝組回縮。如果生長勢過強,要進行疏剪,減緩生長勢。
1.3.4臨時輔養(yǎng)枝的修剪。在主枝的選留過程中如出現(xiàn)空間較大時,可留臨時性輔養(yǎng)枝1~2年。對這一類枝,不要在主枝軸上留大型結果枝組,回縮部位在有大量花芽的結果枝或盲節(jié)處,疏除上部的強旺枝條,減緩生長勢,以免影響樹體光照。
1.3.5樹勢的調整。主枝頭要保持一定的生長勢,新梢的長度要控制在30~35cm,當樹外圍新梢平均超過35cm時,說明樹勢偏強,要將后部枝梢疏除1~2個,偏弱時要選擇壯枝代頭。
1.3.6修剪量與留枝量的控制。樹體的修剪要根據(jù)樹齡、樹勢、樹冠大小及地下管理水平來確定。一般情況下,修剪量第1年不能超過50%,一般控制在30%~40%。第1年以疏除大枝、調整骨架和樹冠形狀為主,以培養(yǎng)結果枝組為輔。第2年以培養(yǎng)結果枝組為主,以調整主枝為輔。第3年完成主枝的調整,結果枝組基本布滿空缺部位,并形成平面化的葉幕,留枝芽量基本控制在75~80萬個/hm2。
1.3.7各類枝與花芽的比例調整。長、中、短枝的比例在原來2∶1∶7的基礎上調整為2∶3∶5,適當加大中枝的比例,為培養(yǎng)中果枝結果打下良好基礎。為增強樹冠內相對光強,花葉芽比應控制在1.0∶3.5(富士等大型果)較為適宜。
1.3.8主枝角度的控制。主枝角度的開張應采用支拉頂?shù)醯姆椒?結果樹的腰角和梢角不要過大,以防樹勢衰弱。
1.3.9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主要對一些直立生長勢較強的枝進行強拉枝,對一些斜生較旺的枝進行環(huán)割環(huán)剝、拿枝和及早抹除一些生長不好、位置不好的芽。同時,疏除生長勢較旺的徒長枝、直立枝。對于一些光禿帶較長的枝進行刻芽,以促發(fā)枝芽;對生長勢較強的樹要進行主干環(huán)剝或環(huán)割,促進成花。
2四主枝X型開心形
2.1樹體基本結構
主干高度1.5~1.8m,樹體總高度2.5~3.0m,中心干上著生4個主枝,錯落排列,主枝與主干夾角為80~90°,第1層每個主枝上著生2個側枝,第2層每個主枝上著生1~2個側枝,第1側枝距中心干80~100cm,第2側枝距第1側枝60~80cm。主枝與側枝的粗度比以1.0∶0.5~0.6為宜。第1~2層主枝上著生大量自然下垂的結果枝組群,葉幕厚度為1.60m左右,樹冠呈扁平狀,全樹為披頭散發(fā)形。
2.2整形修剪任務
落頭開心,選留主枝、側枝的結果枝配置;調整枝量、花量,花、葉芽比,夏季修剪等。
2.3整形修剪方法
2.3.1落頭開心。根據(jù)樹體高度,一次性進行落頭,落頭時留好保護樁或跟枝。
2.3.2選留主枝與修剪。在主干1.5~1.8m高度之間選留4個主枝,分2層,錯落著生,呈“X”型排列,對多余的主枝或輔養(yǎng)枝從枝的基部自下而上每年疏除1~2個,在2~3年內完成。對主枝背上的大型結果枝組在2年內疏除,對直立枝、徒長枝在當年疏除,對主枝頭一律緩放,疏除競爭枝,保證主枝頭的優(yōu)勢。
2.3.3側枝的配置與修剪。第1層每個主枝上保留2個中型側枝,第2層每個主枝上保留1~2個中型側枝,疏除過密或過粗的側枝,形成良好的主側枝結構,對側枝背上影響光照的枝在1~2年內疏除,側枝頭一般不短截,多緩放,要嚴格控制競爭枝及徒長枝,保持側枝頭的生長勢。
2.3.4結果枝群配置與修剪。結果枝群配置要按照主枝及側枝的級次及空間大、中、小合理配置,高、中、低錯落搭配。上下層空間較大時,要配備大型下垂結果枝組群;空間較小時,要配置中、小型結果枝組群。結果枝組要保持縱向生長,減少橫向生長。大型結果枝組間距離80cm左右,長度50~130cm,形成“龍爪”槐狀的下垂結果枝群。結果枝組群在七年生前多進行疏剪,利用果臺副梢結果。七年生后多采用交替更新、輪流結果的修剪法,提高結果枝組的生產能力。
2.3.5總枝芽量及枝類的調整。枝量是構成產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修剪量第1年在25%~35%,不能超過40%,枝芽量調整在85萬個/hm2左右,第2年調整到82.5萬個/hm2左右,第3年調整到80萬個/hm2左右。長、中、短的比例調整為2∶3∶5?;?、葉芽比例控制在1.0∶3.5。
2.3.6夏季修剪。春季對剪鋸口及背上萌發(fā)的無用枝及時抹除,減少營養(yǎng)消耗。對生長較旺的樹進行主干環(huán)剝,對生長較旺的枝進行環(huán)剝,以緩和樹勢,促進成花。對于一些生長角度較直立、斜生旺長的枝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拉枝,緩和枝勢,促進萌芽,增加枝量和花芽量。
3參考文獻
[1] 董文.蘋果整形修剪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15):60,64.
[2] 康建偉.淺談紅富士果樹的夏季修剪[J].河北農業(yè),2008(7):33-34.
[3] 曹銀玲.蘋果高產樹形修剪技術[J].榆林科技,2007(2):31.
[4] 孟彥貞,王文清.蘋果樹修剪技術的綜合運用[J].河北農業(yè)科技,2008(24):24.
[5] 張勢,謝鋼.蘋果樹簡化高產修剪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199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