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中國時報》16日報道,呂秀蓮15日爆料,“3·19槍擊案”快5周年了,她已找出答案,但要到3月9日當天再宣布。此外,呂秀蓮日前接受《中國評論》月刊專訪時首度表示,如果大陸方面愿意發(fā)出邀請函,不排斥以《玉山午報》創(chuàng)辦人的身份訪問大陸,民進黨方面對此低調應對。
有島內分析人士認為,民進黨內未限制黨員訪大陸,不過在綠營內部的實際政治效應上,卻自然產(chǎn)生制衡作用。縱觀過往,凡主張兩岸交流開放者往往被貼上“中國”標簽,也被拿來作為黨內政治斗爭的工具。如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被當成民進黨的“親中派”而成為箭靶,前國際部主任蕭美琴被貼上“中國琴”標簽,尋求黨內“立委”初選時中箭落馬,其他還有新潮流系成員及開明派人士等,都因主張兩岸交流承受巨大壓力。呂秀蓮“臺獨”立場鮮明,有時甚至比陳水扁更激進,她此言作秀的意味很濃。從個人角度來看,呂秀蓮若能訪問大陸,不僅拉抬她個人在臺灣、在綠營的政治份量,也會成為媒體的焦點,這對時時刻刻需要閃光燈包圍的呂秀蓮而言,無疑是政治上的另一個高峰。▲(鄭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