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蘭
[摘要] 目的:觀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預防膀胱癌術后復發(fā)的護理。方法: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除術者術后1周、經(jīng)膀胱部分切除術者術后2周用吡柔比星30 mg溶入5%葡萄糖液50 ml中膀胱灌注,灌注前后配合必要的護理。結果:23例患者隨訪24個月后復發(fā)率為22.3%,未見藥物性皮炎和化學性尿道炎發(fā)生,無膀胱攣縮現(xiàn)象,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結論:膀胱癌術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配合必要的護理,可有效延緩腫瘤復發(fā)及預防病變進展。
[關鍵詞] 膀胱癌術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37.14[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1(a)-098-01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主要采用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除術(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術。術后2~5年內復發(fā)率達50%~70%[1]。膀胱癌術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有效延緩腫瘤復發(fā)及預防病變進展。我院對23例膀胱癌術后患者給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療效肯定,回顧總結護理體會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男14例,女9例;初發(fā)腫瘤17例,復發(fā)腫瘤6例;單發(fā)腫瘤16例,多發(fā)腫瘤7例;年齡42~73歲,平均58.7歲。均經(jīng)手術及病理檢查證實。
1.2方法
行TURBt術者術后1周開始膀胱灌注,行膀胱部分切除術者術后2周開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30 mg溶入5%葡萄糖液50 ml中,經(jīng)尿管插管緩慢注入膀胱,保留藥液1 h,每15分鐘仰、俯、左、右側臥更換體位,使藥液達到膀胱各個部位[2],每周1次,共8次,然后改為每月1次,連續(xù)1年。
2隨訪方法及結果
每次灌注前行血尿常規(guī)檢查,每3個月行肝腎功能檢查,詳細記錄每次灌注后的全身及局部反應情況。術后每3個月行膀胱鏡檢1次,1年后每6個月1次,觀察有無腫瘤復發(fā),發(fā)現(xiàn)可疑病變即行活檢。23例患者經(jīng)隨訪24個月后的復發(fā)率為22.3%,未見藥物性皮炎和化學性尿道炎發(fā)生,無膀胱攣縮現(xiàn)象,2例WBC<4×109/L,經(jīng)對癥治療恢復正常,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
3護理
3.1灌注前的護理
排空膀胱,清潔會陰,備齊所有用物。囑患者少飲水,以減少尿液對灌注藥物的稀釋。對有創(chuàng)傷或感染的患者,灌注延遲1周[3],給予相應的治療。
3.2膀胱灌注的護理
女性患者尿道短直,選用14號尿管;男性以中老年人居多,多伴有前列腺增生,選用12號尿管。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插尿管,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尿道黏膜,插入尿管后接注射器緩慢推注藥液,操作過程中觀察和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如有尿頻、尿急時囑患者深呼吸。藥液注完后,用5~10 ml 5%的葡萄糖液沖洗尿管,以免藥液殘留在導尿管內,術畢嵌夾尿管,輕輕拔出。
3.3灌注后的護理
灌注后應臥床休息,1 h后自行排出藥液,囑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尿液生成,使排出尿液內的藥物濃度降低,減少藥物對尿道黏膜的刺激。
3.4心理護理
護士應積極主動與患者交談,關心安慰患者;對膀胱癌患者不必隱瞞病情;向患者介紹必要的知識,讓患者和家屬對治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克服悲觀失望情緒,解除思想顧慮,取得信任與合作,以較佳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促進康復。
4小結
膀胱癌術后復發(fā)是影響膀胱癌預后的重要因素。大量臨床研究證實,采用定期膀胱內灌注化療藥物可有效防止膀胱癌術后復發(fā)[4]。理想的膀胱灌注藥物應該對膀胱癌細胞敏感性高,能迅速在膀胱上皮內達到有效的藥物濃度,而全身吸收量少,毒副作用小。吡柔比星是目前公認的效果較好的化療藥物之一[5]。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可充分發(fā)揮抗癌藥的細胞毒性作用,殺傷術后殘留的腫瘤細胞、微小病灶或原位癌,從而減少膀胱癌的復發(fā)。恰當?shù)淖o理是保證病人順利完成治療,避免和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重要一環(huán)。護理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推注藥液宜緩慢,稀釋藥液量要適宜。藥液稀釋過多,達不到應有療效;藥液濃度太高,刺激膀胱,易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治療的同時要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讓患者明白堅持治療和復查的必要性,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回院復查及灌注,做好隨訪記錄,不能因暫時無癥狀而放棄治療和復查。定期復查膀胱鏡、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參考文獻]
[1]Giesbers AA, Van HelsdingenPJ, Kramer AE. Recurrence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rcinoma after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mitomycin-C.Comparison of exposure times[J].Br JUrol,1989,63(2):176-179.
[2]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768.
[3]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974.
[4]Lamm D L. Prophylaxis for recurren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J].Urology,1911,37(5):21-23.
[5]錢本江,李惠長.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膀胱灌注預防人膀胱癌復發(fā)比較的Meta分析[J].國際外科學雜志,2007,34(5):294-296.
(收稿日期:200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