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亞
這年七月,我從麗江坐車去瀘沽湖。
好長的路??!到了嗎?到了嗎?我心中問了不下數(shù)十遍,可群峰無語言,山路無言。車過寧蒗,總以為翻過前面那道坡就是神秘的“女兒國”哪知過了一坡又一嶺,車輪依舊在盤山公路上沒完沒了地轉(zhuǎn)個不停。
忽然,靜靜的車廂里響起了曲調(diào)優(yōu)美的瀘沽湖情歌:小阿妹小阿妹,隔山隔水來相會,素不相識初見面,只怕白鶴笑豬黑,阿妹,阿妹,瑪達(dá)咪(我愛你),瑪達(dá)咪……我們請導(dǎo)游教唱,咿呀咿呀地學(xué)得極投入,忘卻了長時間坐車的勞累與乏味。
夕陽西下,暮靄四起,車子終于開進(jìn)了摩梭人村寨,停在一座院落前,我揉揉僵硬的膝蓋下車,放眼尋找瀘沽湖,哪有她的芳蹤?悵悵然進(jìn)院門,上二樓放下行李便去用餐。為我們端菜送酒的是一位衣著樸素的女孩,身材高挑,手腳麻利,落落大方,她直率地對我們說:“你們到得有些遲了,晚飯要吃得快些,不然會趕不上村寨里的歌舞晚會?!?/p>
嗯……啊,我們不以為然地應(yīng)著。
伊再進(jìn)來為我們斟酒時,已換了一身色彩艷麗的摩梭服飾,雙眼如秋水盈盈,年輕而健康的臉頰上燦若桃花。小青年起哄,要她先唱一曲情歌再倒酒,那姑娘挺爽快,笑瞇瞇地往屋子中央一站,亮開嗓子張嘴就唱,那音色真是太美了,很快讓我沉浸到了無比愉悅的境地,愉悅漸趨,疲勞頓消。
一曲終了,眾人起立鼓掌,贊嘆聲中,大家競相跟著那姑娘邁出大門。沒想到,外面黑燈瞎火,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著,此時方知手電筒的重要,可又有誰會記得帶上它呢?
前行一二百米,轉(zhuǎn)了個彎,有亮閃閃的光從一扇黑糊糊的大門洞里漏出來。進(jìn)去,但見燈火通明,四圍看臺上已是座無虛席;天井好大,中間筑一尺來高的圓形舞臺,臺中央一堆篝火熊熊燃燒,映襯得臺上放歌的男子陽剛俊美、伴舞的姑娘嬌艷出眾,別樣的神韻,多彩的風(fēng)情,看得我如癡如醉。
舞曲響起,青年男女嘻嘻哈哈地從觀眾席下來,手拉著手合著節(jié)奏跳起了鍋莊舞。記起導(dǎo)游的話,跳舞時男士千萬不可以去扣姑娘的手掌心,據(jù)說,那動作是意中人約會的暗號,你若扣了,她一回扣,晚上須得爬墻頭上花樓做“阿肖”,因為守信的摩梭姑娘正在那兒等著你呢。呵呵,那可真是浪漫一觸?。】叟c不扣全在一念之間,萬萬不可造次。晚會約一個多小時就結(jié)束了。依我看,它只是夜的前奏,讓姑娘與小伙子相識相悅而已;其后,愛火點燃,兩心相許,激情澎湃,那才是摩梭夜真正要演奏的華彩樂章呢。
許是初來乍到的新奇,許是摩棱情歌的撩撥,濃濃夜色里我們不忍歸去?!案纱嗳コ詾o沽湖的烤全羊吧?!庇腥颂嶙h?!昂绵希 鼻靶邪俨?,拐進(jìn)一院門,咦,空曠曠的,猶是一個足球場,場里頭一排排炭火正旺,一隊隊游客挺多。走近,見那長方形矮桌中間鏤空擱著炭盆,上面蓋著一張鐵絲網(wǎng),我們二十來人面對面落坐。一忽兒,服務(wù)生一手提把烏黑銅茶壺,一手拿疊小杯子過來,為每個人斟上茶酒,而后又?jǐn)[上七八只小鉛碗,放上半碗姜黃色粉狀佐料。另一服務(wù)生將一大盆洗凈切成片的羊肉端了過來,我們?nèi)耸忠黄瑪[在鐵絲網(wǎng)上翻來覆去地烤,“滋滋滋”地香氣四溢,我夾起羊肉蘸上佐料一嘗,那味真是鮮嫩極了!于是,放肆地吃喝,隨心地說笑。末了,同伴們抹一抹油漬漬的嘴和來自天南海北的網(wǎng)友隊轟轟烈烈地對起歌來。嘿嘿,新歌、老歌、外語歌,一首首一曲曲,唱得心花怒放,唱得欲罷不能,唱得滿天飛歌。那個摩梭夜呵,讓我們開心個夠,快樂個透!
翌日晨起,來到滬沽湖畔。哦,好大的湖啊,靜靜地依偎在群山懷抱中;好藍(lán)的一泓水啊,悄悄地把湖心島滋潤得郁郁蔥蔥;好靚的一條船啊,載著三五游客飄飄然地在湖面上一漾一漾。那山,那水,那風(fēng),那船,都是詩,都是畫。
“上船嘍!”艄公解開纜繩,輕搖木槳,船兒緩緩地蕩向湖心島。據(jù)艄公說,瀘沽湖水域面積5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里,意即山溝里的湖,古時候稱作“魯窟海子”。
說話間,上得島來,但見石階兩旁樹木參天,不知名的鳥兒飛落枝頭唧”唧喳喳,喇嘛廟里有朝圣者正在跪拜。聽導(dǎo)游說,摩梭人信奉藏傳佛教,勤勞而不貪婪,從不奢求不屬于自己的一切。這里的分配方式頗像當(dāng)年的人民公社,如,搖船的摩梭人會把一天得來的收入統(tǒng)統(tǒng)交給村寨,而后由村寨統(tǒng)一分配到戶。怪不得,我見他們個個心氣平和的從不爭搶生意,搖船送客也總是和顏悅色的。
繞島一周返回。剛上岸,忽然有個稚嫩的聲音響起:“請買—些水果好嗎?”我見倆小姑娘各拎一小袋山果,仰著頭朝我甜甜地笑。原來,她們是希望小學(xué)三年級的學(xué)生,趁著暑假來湖畔做小買賣以籌措下學(xué)期的學(xué)費(fèi)。我欣賞并尊重她們的勞動,買下了兩袋山果果??粗荒橁柟獾呐⑷杠S離去,這使我想起了另一次旅游偶遇,也是兩個小姑娘,但她倆手掌朝上向我要錢,當(dāng)時我沒給一個子兒,并非我無憐憫之心,只是覺得從小不勞而獲,后患無窮。古人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那摩梭人可真是教子有方呀!
之后,我們?nèi)⒂^湖畔民居。那是一座四合院,進(jìn)大門右邊是一排木楞子房,房內(nèi)鋪著地板筑有火塘,此為正房是全家人的活動中心,旁邊是老人及未成年孩子居室;大門對面及左邊是二層樓房,俗稱“花房”,是青壯年婦女與他們“阿肖”的居室。一般摩梭女孩長到十三歲,待舉行過成年禮,便可穿裙子,擁有自己的房間。
摩梭人遵循著“男不婚、女不嫁、結(jié)合自愿、離散自由”的“走婚”制度。
那“走婚”既有趣也辛苦。說是天黑后,男子必戴一頂黑氈帽興沖沖地走到女方家住宿,姑娘會順手將那頂黑氈帽掛在窗外墻壁上,意在“請勿打擾”,至黎明,男子取回帽子戴上回家,倘若刮風(fēng)下雨“阿肖”也照走不誤。其次,新“阿肖”進(jìn)花房必須爬墻頭,待到女方生下孩子,方可堂而皇之地從大門出入。而雙方所生子女采用母親姓氏(由女方兄弟協(xié)助負(fù)責(zé)撫養(yǎng)),男方一般不承擔(dān)撫養(yǎng)責(zé)任,但會在孩子滿月當(dāng)天送來一大堆禮物,我猜測這樣做兼有讓孩子認(rèn)生父的意思吧。而男子或女子的“阿肖”數(shù)目有多有少,雙方的“阿肖”關(guān)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對于習(xí)慣了一夫一妻制的人來說,“走婚”不可思議??墒牵业拐J(rèn)為,“走婚”至少有三大好處:一是平添思念,有了那段空間距離,渴求相見的心理會與日俱增;二是催生激情,良宵一刻值千金,夜短情更長;三是身心自由,那似客似友的關(guān)系,相互會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和諧。
總覺得愛情很浪漫,來似一陣風(fēng),在你猝不及防之時,燒得你暈頭轉(zhuǎn)向。其實,愛情還有冷酷的一面,走時似風(fēng)吹流云絕不回頭,痛得你心如刀絞。智慧的摩梭人祖先洞察愛情的真性情:若兩情相悅,山高路遠(yuǎn)隔不斷;若兩心相許,辛勤付出亦無悔;若情緣已了,只能任其自然。他們沒有為后代留下任何清規(guī)戒律。
然而,生活是實實在在的,利害又過于煩瑣,他們索性把愛情與生活兩相分離。于是,摩梭人白天起勁干活,男女各自獨(dú)立地為生活忙碌;晚上談情說愛,女子在自己的花房里情真意切地等著摯愛她的“阿肖”來訪,男子心甘情愿地為心愛的姑娘夜夜風(fēng)雨兼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那紅樓女兒為情所累,郁郁終生。而摩梭女子美麗、勤勞、獨(dú)立、自由,她們不為情所苦,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和憂傷,何來嫉妒、爭斗的痛苦?
瀘沽湖畔,世外桃源也!
【責(zé)編 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