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0日17時第二屆JVF(JVC VIDEO FESTIVAL)頒獎典禮在北京中國評劇大劇院盛大舉行。JVC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田中一良,中國廣播電視工業(yè)協(xié)會數(shù)碼影像委員會技術總監(jiān),本刊主編,JVF評審委員會主席呂尚偉,優(yōu)酷網(wǎng)副總裁魏明等嘉賓出席盛典并揭曉了相關獎項。
JVF最早由JVC于1978年在日本東京發(fā)起,并于2007年引入中國,在中國賽區(qū)歷時近4個月的作品征集中,共征集作品上萬部,其中不乏精品。在活動期間,主辦方還多次舉辦數(shù)碼攝像技術講座及外拍活動,為推廣普及DV應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頒獎晚會在富有青春氣息的樂隊演唱中開場,音樂劇《改變生活的鑰匙》以舞臺劇的形式為觀眾演繹了小小DV是記錄生活精彩片段的利器,詮釋了數(shù)碼影像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高帥和廣東中山大學的何曉明分別獲得最佳作品獎和JVC佳作獎,成為觀影節(jié)的大贏家。另外一老一少也成為頒獎晚會中一大亮點,來自上海85歲高齡的王敏生老人以作品《青花釉里紅》獲得最佳真高清作品獎。來自北京年僅6歲的小朋友高文絢以在《觸點》中本色可愛的演出榮膺最佳女演員。另外來自廣東職業(yè)為替身演員的曹尚水以作品《基因箱》獲得最佳攝影獎。
此次獲獎的大部分參賽者都來自于學校和社會,大部分人都不是職業(yè)影像工作者,但其獲獎作品或貼近生活,或立意深刻,并具有一定的藝術水準。JVC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田中一良先生在致辭中表示,JVC將不遺余力推動中國民間DV應用普及,并期待以后的觀影節(jié)中能涌現(xiàn)更多高水平的作品。
JVF獲獎作品評審委員會主席點評
《留守的歲月》
在中國廣大的鄉(xiāng)村,當大批年輕人外出打工后,他們的孩子成為缺少物質和精神關愛的“留守兒童”。2008年“留守兒童”現(xiàn)象成為很多媒體的焦點。來自中山大學的青年學子,就用影像零距離記錄了廣東清遠鄉(xiāng)村一個11歲女孩陳麗華的生活,麗華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有春節(jié)才能回來幾天,麗華和弟弟既無法和普通孩子一樣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中,又必須承擔家務和田地中的勞作。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中,麗華依然喜歡讀書,成績優(yōu)秀。她夢想著有一天能到城市讀書,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最大的心愿是想告訴做司機的父親,開車的時候不要穿拖鞋,平平安安。
和小麗華質樸的愿望一樣,《留守的歲月》同樣用質樸的鏡頭語言記錄了這一切,天然去雕飾,作者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部質樸的,散發(fā)著人性溫暖光輝的紀錄短片??赡苁亲髡邉?chuàng)作經(jīng)驗不多,也可能是拍攝時間的限制,在這部短片中,解說詞和音樂特別是歌曲使用顯得多了一些,影視作品應更多地使用鏡頭語言表情達意。我們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使用這次獲獎的JVC硬盤高清攝像機拍攝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觸點》
我想很多朋友在欣賞了《觸點》這部劇情短片后,第一個感覺就是“美”:畫面很美,無論是色彩,燈光,各種焦段鏡頭的造型表現(xiàn),還是故事發(fā)生的場景、故事主角幼兒園的小女孩都很漂亮,以及實拍畫面和動畫的結合。應該說,《觸點》是一部非常成熟的專業(yè)影像作品。
《觸點》中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2008年6月1日,也就是中國政府禁止購物場所免費提供塑料袋的前后。曾經(jīng)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的塑料袋,由于大眾環(huán)保觀念升級,將淡出日常生活。故事中幼兒園的小女孩卻并不清楚塑料袋的功過,只是由于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娃娃,用老師丟棄的塑料袋做了一個夢想中的娃娃?!队|點》用大量的鏡頭語言表現(xiàn)了小女孩為保護這個生不逢時的塑料娃娃的種種努力。
相信《觸點》也和很多優(yōu)秀影片一樣,每個人的觀后感都會不盡相同,這正說明了該片不是簡單的主題先行,而是充分發(fā)揮了鏡頭語言的魅力,這樣的影片才會吸引更多的觀眾與創(chuàng)作者一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