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文
布偶戲春秋,好戲看個夠。11月15日早上,海峽兩岸木偶藝術(shù)節(jié)在漳州市歌仔戲中心隆重開幕。在開幕式演出中,海峽兩岸8支專業(yè)表演團隊同臺獻藝,風(fēng)格迥異的各類木偶、活靈活現(xiàn)的掌上絕技,讓漳州市民充分領(lǐng)略了中國木偶藝術(shù)的魅力。
奠基傳統(tǒng) 積極創(chuàng)新—————訪臺灣戲劇協(xié)進會理事長郭陳松
11月14日下午臺灣四大知名木偶劇團循“小三通”渠道來到漳州。當(dāng)他們用罷晚宴,聽過漳州歌仔戲,入住下榻的酒店時已是晚上9點多。
臺灣戲劇協(xié)進會理事長郭陳松,瘦瘦高高的,聲音很洪亮,聊起臺灣木偶劇的變革滔滔不絕。記者擔(dān)心白天的舟車勞頓,會讓這個年近六旬的老人感到疲乏,不敢叨擾太久。郭陳松卻說:“我們常年四處演出,這點路不算什么。想當(dāng)年,哪有賓館住,都是睡在廟里?!?/p>
郭陳松,1950年出生于臺灣。他的父親郭文成是一位商人,上世紀六十年代郭文成并購兩家木偶劇團,成立“小樂天”掌中劇團。郭陳松從小在劇團長大,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傳承了父親的衣缽。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臺灣民眾的娛樂生活單調(diào),看木偶戲、聽歌仔戲就是百姓最為喜愛的活動。在繁盛時期,臺灣的各類劇團有800多個,其中以布袋木偶劇團居多。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位名叫王俊雄的木偶藝人,改良傳統(tǒng)布袋木偶戲,加入“聲”、“光”、“電”元素,創(chuàng)造了金光布袋戲。金光布袋戲以武俠為題材,用閩南語講口白,語言夸張諧趣,劇情生動抓人,立即贏得一大批觀眾的喜愛。后來,王俊雄還把金光布袋戲搬上了電視屏幕,一時間風(fēng)靡臺灣。
至2009年金光布袋戲《霹靂天啟》已播出一千五百余集。如今,臺灣還有一個專門播放金光布袋戲的有線頻道—————霹靂臺。 “打得轟轟烈烈,愛得死去活來”的霹靂戲,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他們追看劇情,購買、收藏劇中的偶人,形成了一大批號稱為“布布迷”的粉絲群體。
面對如此熱鬧的場面,郭陳松的內(nèi)心卻隱隱有些擔(dān)憂。他說:“近年來全臺灣登記在冊的木偶劇團有300多個,應(yīng)該說會演掌中戲的人很多,但良莠不齊。大家的心態(tài)都比較浮躁。有些年輕演員雖然會操偶,卻不會講口白。戲里的對白、配樂都靠錄放機。有的劇團一臺錄放機,兩個人就可以演一臺戲,那樣的演出質(zhì)量和效果可想而知?!?/p>
金光戲借助鐳射、煙霧、電腦音效等,看起來五光十色、眼花繚亂,但過份依賴特技,反倒把傳統(tǒng)的技藝給削弱了。郭陳松說:“漳州布袋木偶還完整地保留著傳統(tǒng)技藝,這很可貴,也是臺灣藝人要來這里拜師學(xué)藝的一個原因?!蓖瑫r,他也認為,漳州布袋木偶劇在堅守傳統(tǒng)的同時,還應(yīng)該進行一些創(chuàng)新和改良,以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對于未來的發(fā)展,郭陳松充滿信心:“只要下一代人還感興趣,我們的藝術(shù)就有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
一場 戲改變一生—————記臺灣新世界掌中劇團宋順鴻
宋順鴻是臺灣新世界掌中劇團的操偶師兼行政企劃。在記者采訪的幾位臺灣操偶師中,他不是年紀最輕的,也不是功力最深厚的。引起記者興趣的是,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樣出生于木偶戲世家。從愛看木偶戲到演木偶戲,他的經(jīng)歷,或許可以代表臺灣年輕一代對木偶藝術(shù)的理解與追求。
宋順鴻出生于1973年,今年36歲。20歲那年,他剛剛服完兵役,很偶然地看到了一場布袋戲。宋順鴻為操偶師精湛的掌上技藝、絕妙的口白所折服。好奇心頓起的他,跑去后臺觀看。他發(fā)現(xiàn),那個操偶師竟然是一個年輕小伙子,年紀沒比他大多少。在后臺,他當(dāng)即決定要拜師學(xué)藝。那個讓宋順鴻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操偶師,名叫王泰郎,當(dāng)時是新世界劇團團長的兒子。
學(xué)習(xí)操偶自然是年紀越小越好,20歲的宋順鴻已經(jīng)超齡,手指的柔韌性與靈活性明顯不足。王泰郎問宋順鴻:“學(xué)演布袋戲不是一年兩年能成的,靠演布袋戲謀生并不容易,你能堅持嗎?”宋順鴻說:“能?!蓖跆├墒障铝诉@個徒弟。幾年后,王泰郎正式接棒成為新世界的掌門人,宋順鴻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王泰朗的教徒方法與眾不同,他覺得宋順鴻雖然在操偶技術(shù)上沒有先天的有利條件,但他有文化、善思考,訓(xùn)練他說口白,一定精彩。臺灣掌中劇中說口白,只能是一個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得分演生、旦、凈、末、丑所有角色?!熬驼f女聲吧,還得按年齡特點來區(qū)分音色。所以我?guī)缀趺繒r每刻都在揣摩,真可謂曲不離口,拳不離手?!闭f口白得力發(fā)丹田,往往一場戲排下來,宋順鴻就累得大汗淋漓。
在臺灣,演出木偶戲的收入很低,如果單靠演戲討生活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演戲之余,宋順鴻還兼做一些小買賣。但這并不影響他對木偶藝術(shù)的熱愛,他總是說:“布袋木偶不是玩具,它是一門藝術(shù)?!?/p>
宋順鴻在劇團一干就是16年。前面12年他都在學(xué)習(xí),直到4年前才獨立登臺演出。師傅罵他:“沒有人像你這樣學(xué)得這么慢?!钡珟煾狄操澦?“沒有人像你這樣堅持到底。”是的,在臺灣對木偶戲感興趣的年輕人很多,但是學(xué)演木偶戲的年輕人卻很少,能夠十幾年如一日堅持潛心學(xué)下去的年輕人更是鳳毛麟角。
宋順鴻的堅持為他贏來了掌聲,常常有觀眾問他:“你演戲很多年了吧?演得很好?!彼雾橒櫿f:“我?guī)煾抵唤o我打60分?!?/p>
業(yè)余時間,宋順鴻通過進修,不斷提高造詣。近年來,他常常被臺灣的一些學(xué)校請去教授木偶藝術(shù)。
記者手記
缺席的詔安鐵枝木偶
11月15日,海峽兩岸木偶藝術(shù)節(jié)開幕。一大早我就趕到了歌仔戲中心。門口擺著一長溜列隊迎賓的花籃。其中有一個花籃上竟別著一只顏色陳舊的木偶。猛地看到來自古老年代的符號,有一種說不出的畏懼。觸目心驚。
有個工作人員走來,一副嫌惡的樣子,高聲道:“這是誰的,趕緊給我弄走?!贝髲d邊上一位老先生蹣跚而來,連聲說:“好好,等拍完照我馬上拿走。”說著愛憐地整理了一下木偶的衣服。
我走上前去拍照,老先生非常熱情地向我介紹道:“這是詔安鐵枝木偶!漳州最古老的木偶,在國際上都很有名的?!蔽易屑氁幌?對呀,與提線木偶、布袋木偶并稱為“福建木偶三絕”的詔安鐵枝木偶怎么沒有在藝術(shù)節(jié)的邀請名單上?在家門口舉辦的藝術(shù)節(jié),外地那么多劇團都來了,怎么能漏掉自家的寶貝呢?老先生說:“我們沒錢。我是單槍匹馬自掏腰包來的。”老先生是水利局的退休干部,并不是詔安鐵枝木偶劇團的成員。他僅僅是熱愛鐵枝木偶。
人陸陸續(xù)續(xù)多了起來,老先生守在他的木偶邊上,來一個就介紹一個。接著,他又拿出了另一只木偶當(dāng)場表演起來,許多人好奇地圍了過來,爭相拍照。老先生不住地說:“謝謝你們厚愛”。老先生給我留了電話號碼,他說:“姑娘,照片麻煩你幫我留著,多少錢,我給你?!?/p>
開幕式演出開始了。漳州布袋木偶《大名府》、泉州提線木偶劇《訓(xùn)猴》,上海的杖頭木偶、臺灣的金光布袋戲,一個個你方唱罷我登場,喜氣洋洋熱熱鬧鬧。我跑到大廳看到老先生還站在原地,冷冷清清,陪著他的木偶。如果木偶有感情,我想,那個坐在花籃上著華麗戲服的鐵枝木偶,一定很失落。
我想說的是,漳州有很多的寶貝,但并不一定都被珍惜。
舞臺的燈會熄滅,那活靈活現(xiàn)的世界,剎那就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