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峰
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時,要將調整方案向當?shù)厝罕姽?不得簡單從事強行撤并。調整農村中小學校布局時要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
布局調整導致部分學生輟學
根據教育部部署,各地近年對農村中小學布局進行調整。有人通過教育部官方網站反映說,在很多農村小學合并后,孩子上學都要走很遠的路,三年級以下都要由家長接送,有的地方幾十里范圍都沒有一所小學,孩子們只能到縣城上學,學習不好的沒畢業(yè)就輟學了。
教育部在回復中表示,今后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要按照實事求是、穩(wěn)步推進、方便就學的原則實施,確保適齡兒童少年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的調整要在保證學生就近入學的前提下進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區(qū)仍須保留必要的小學和教學點,防止因過度調整造成學生失學、輟學和上學難問題,并積極運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手段,滿足教育教學的需求??h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合理確定小學生的就學路程,并做出明確規(guī)定;對確因布局調整造成學生入學難、群眾反映強烈,而寄宿制學校建設不能滿足需求的,要采取切實措施予以解決。
條件不具備地方可暫不調整
教育部承認,在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過程中,有的地方工作中存在簡單化和“一刀切”情況,脫離當?shù)貙嶋H撤銷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區(qū)的小學和教學點,造成新的上學難;有的地方盲目追求調整的速度,造成一些學校大班額現(xiàn)象嚴重,教學質量和師生安全難以保證;有的地方寄宿制學校建設滯后,學生食宿條件較差,生活費用超出當?shù)厝罕姷某惺苣芰?增加了農民負擔;有的地方對布局調整后的學校處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資源的浪費和流失等。這些問題,造成了一些邊遠山區(qū)、貧困地區(qū)農民群眾子女上學的不便,違背了布局調整的初衷,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教育部還表示,對正處于初中適齡人口高峰期的地方,要本著“先建設、后撤并”的原則,實施初中布局調整,避免出現(xiàn)由于布局調整造成學校班額過大、教育教學資源和條件全面緊張的問題;條件不具備的地方可暫不調整。要嚴格防止以布局調整為名減少教育投入。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