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新秋
新學年伊始,收到周益民老師寄來的新書《周益民講語文》。樸素淡雅的封面給人濃濃的文化氣息。打開扉頁,低頭微笑著的作者半身照讓人聯(lián)想到周益民老師的謙遜與善于冥想。這本書是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特別策劃的《名師講語文》叢書中的一本,由“我的語文人生”、“我的語文理念”、“我的語文實踐”、“我的教學語錄”四個板塊組成。(2009年7月第1版。)
被甲型HINI流感隔離在家的日子,沉浸于書中,緊張而恐慌的日子變得澄明潤澤。掩卷沉思,耳畔不斷回想起周益民老師的一句話:“人會長大,但心可以是孩子的。”
一、作者有一顆童心
在“我的語文理念”這個板塊中,我讀到了——
他的課堂觀是: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堂應(yīng)該就是基于兒童同時為了兒童的課堂。
我向來以為,任何一種教學追求,其邏輯起點首先都應(yīng)該建筑在對兒童的認識上。
他對兒童的認識是:
兒童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繆斯性存在,兒童文化是繆斯性文化。這種繆斯性文化主要表現(xiàn)為充滿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誠摯的情感,懷著藝術(shù)化的生活態(tài)度。
兒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詩人,兒童的世界是異想天開的世界,對生活、對文字,他們有著完全迥異于成人的視角。
他的美好心愿是:
人會長大,但心可以是孩子的。
語文老師需要有一雙孩子的眼睛,需要一顆孩子的童心,應(yīng)該是一名“長大的兒童”。
“我成了長大的孩子”“書香里有我長大的童年”“我是孩子”……從書中這些大大小小的標題中,你會讀到他對童年的捍衛(wèi),你會感受到他那顆活潑潑的童心。
梅子涵教授說:“許多人認為像幼兒園老師那樣會蹦蹦跳跳就是童心;嗲嗲地把自己扮作一個大‘天真、老‘天真也是有童心;寫一個小兔子傷心地哭了難道不是有童心嗎?寫一個大灰狼大老虎‘啊嗚一口把小兔子吃掉了更加是有童心?!?/p>
周老師的童心是一種教育情懷,是詩人之心,同時有行動,更有策略?!昂推渌麠訒S中的兒童文化的捍衛(wèi)者不同,周益民是以行者的姿態(tài),以堅實的行為捍衛(wèi)著童年文化?!?曹春華)
二、課程開發(fā)的詩意
在“我的語文實踐”這個板塊中,周老師提供了9個課例。在這9個課例中,只有《半截蠟燭》《去年的樹》《鷸蚌相爭》《只有一個地球》是教材中的課文,另外《小王子》(節(jié)選)《皇帝的新裝》《對岸》《童年的月亮爬上來》《烏丟丟的奇遇》卻是教材中沒有的?!度ツ甑臉洹肥侨毡咀骷倚旅滥霞囊黄捵髌??!秾Π丁肥翘└隊柕囊皇咨⑽脑?;《童年的月亮爬上來》是一節(jié)以月亮為主題的童詩童謠誦讀課。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周老師選擇教學的課文或作品,大多數(shù)是經(jīng)典的詩意的文學作品。梅子涵教授說:“這個作品的詩意,首先是這個故事本身是詩。我們講文學作品的詩意,首先應(yīng)當去看這個作品里的精神,而不是字句?!?/p>
教學《小王子》(節(jié)選)時,周老師緊緊圍繞“什么是‘馴養(yǎng)”…馴養(yǎng)容易嗎”“‘馴養(yǎng)需要什么”這些令許多成年人茫然的人生的重大問題展開,引導(dǎo)孩子們到達了精神的彼岸。
組織學生閱讀金波先生的長篇童話《烏丟丟的奇遇》,討論《逆風的蝶》這一章節(jié)時,引導(dǎo)學生思考了這樣幾個問題:
1、蝴蝶和狂風誰的力量更強大?
2、蝴蝶這一路上孤單嗎?
3、蝴蝶和薔薇誰更幸福?
4、蝴蝶,你在哪里?
幾個具有一定張力的話題拉動了整堂課的進行。“在詩化語文中,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周老師的話題設(shè)計遠離了瑣碎和平庸,而直接把對話的向度指向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的深處、思想的激蕩點,從而使得對話具有相當?shù)恼鸷沉Α!?徐冬梅)
三、感性的詩一樣的語言
這本書類屬于教育專著,但全然沒有教育著作的枯燥乏味,因為它流淌的是感性的詩一樣的語言。
最后一個板塊“我的教學語錄”是詩和散文,也是哲學和思想。
孩子們心里本就棲居著詩意,撲棱著詩情。他們傾聽花開的聲音,描繪生命的綠色小河,歡呼冰雪融化成的春天——他們天生就是詩人。教育的真諦是促使兒童在智慧和感情兩方面增添深層積淀。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師者的職能不就是蕩水、擊石,去努力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詩情,去奏響他們心中詩的琴弦?
朋友對他說:“益民,你的文字有程瑋的影子?!弊x了此書以后,我想對他說:“周老師,你的文字有梅子涵的影子?!?/p>
我常常猜想,那個小胖子,那些“小胖子們”,他們成年后,某一天談起已經(jīng)成了梅爺爺?shù)拿废壬?,一定會這樣說:
知道梅子涵先生,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兒了。
周老師已是編織文字的高手,已是講故事的高手。
他的行文特色是輕型文字、獨立成段、簡潔明快、詩意叢生,是豐盈詩心不經(jīng)意的自然流淌,是感覺深處的真實呼吸和傾吐。
四、“一群童年在書香中歡聚”
“揣著關(guān)懷慢慢走”是書中一組文章的標題。作者列舉了華東師大張華博士、著名閱讀推廣人徐冬梅老師、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還有詩歌評論家余小剛先生,共4位專家學者評論周益民老師詩化語文的文章。
全書共有19位作者這樣的評論文章。有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金波、朱自強,有教育專家學者鄭飛藝、李慶明,有名特教師竇桂梅、王崧舟、薛瑞萍,還有一線教師曹春華、盧文紅、吳勇等。
真可謂“一群童年在書香中歡聚”。
對周益民老師的詩化語文,專家學者均有精到評說。我寫的只是自己閱讀這本書的點滴體會。從讀周老師的《步入詩意的叢林》到讀《周益民講語文》,感覺他的行走更穩(wěn)更快。我沉醉,我敬畏。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