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耕
◎ 某獵人在追殺一只藏羚羊,眼看獵物走投無路,突然,這只藏羚羊不再奔跑,而是面對獵人跪下了?!捌婀郑@個畜生還會求生?”獵人思忖著。但他并未因此而動惻隱之心,舉槍將近在咫尺的這只藏羚羊打死了。
回到駐地,一解剖發(fā)現(xiàn),這只羊的腹中竟有一個胎兒,獵人怔住了,這是一個就要生產(chǎn)的母親。獵人明白了:她的求饒是為了孩子。獵人的鐵石心腸融化了,“我干了些什么?真是禽獸不如!”終于,這位獵人丟掉獵槍,金盆洗手。
◎ 古代,有一學(xué)士名叫周豫,一次,在烹調(diào)鱔魚時,見熱鍋里有只母鱔總愛向上曲拱身體,甚感蹊蹺,剖之,發(fā)現(xiàn)其腹中有仔,才知,這條母鱔魚曲身避湯的原因是為了護(hù)仔。周豫被此情景感動,從此不再烹鱔。
◎ 在非洲稀樹草原,某探險家曾與一獵豹遭遇,人獸相斗,難解難分,雙方均受重創(chuàng),最后,探險家終因?qū)⑷^塞進(jìn)獵豹的口腔而使獵豹窒息死去??粗@只盡管雙眼圓睜、卻已一動不動的獵豹,探險家艱難地爬起來,帶著一身傷痛,踉蹌著跑回營地。
他找到一助手來抬獵豹的死尸,可回到事發(fā)地點,大吃一驚,獵豹竟然不見了。循著血跡,他們來到一棵大樹前,見樹根下有一動物巢穴,獵豹就在里面,美麗的豹紋清晰可見。鼓搗了老半天,沒有動靜,原來,獵豹已死,待他們把死獵豹拽出來,都愣住了,大豹的身后居然還有兩只沒睜眼的、嗷嗷待哺的小豹。此時,探險家明白了,獵豹之所以死不瞑目、拖著垂死之身跑回巢穴,是為了給兩個饑餓的孩子喂上最后一口奶。
◎ 屠格涅夫曾寫了一篇名為《麻雀》的散文。一天,這位文豪正在遛狗,忽然,狗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放慢腳步,躡足潛行。原來,前邊有一只羽毛稀疏、嘴帶黃邊的小麻雀,剛從巢中跌落,眼看就要被狗打了牙祭。這時,麻雀媽媽飛身撲到狗的面前,她渾身戰(zhàn)栗,羽毛豎立,叫聲凄厲,盡管麻雀在狗之前顯得極其孱弱渺小。力量對比懸殊,可母鳥此時表現(xiàn)出的一種比理智更強(qiáng)烈的力量,使狗先是一怔,繼而驚惶而退。好心的屠老先生趕緊喚回了狗,懷著對麻雀的敬佩之情走開了。之后,屠格涅夫感慨地寫道:我尊敬那只小小的、勇敢的鳥兒,我佩服她那愛的沖動和力量,愛,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懼更強(qiáng)大。?編輯/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