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明
認識論將人大體分為兩類:對于真理,第一類人或多或少與之保持一段距離,表現(xiàn)出一種思想高度上的謙卑或行為邏輯上的遲疑,這種人居多:第二類人則千方百計尋求與事物同步的可能,表現(xiàn)出一種深刻的洞察,這種人極少。他們終因出眾、超群、責無旁貸,而成為詩人。
詩人的胸懷有多大,他詩歌的領土就有多廣闊:“我仰望自己的過去/是為了更好地俯視未來。我一再地從/地底爬起,將花蕊引向驕陽/炙烤我的心吧!使我粒粒飽滿/照耀我吧——我的苦難的詩篇!”《紀念梵·高》。
在這首紀念梵·高的詩歌中,趙陽借用梵·高的經(jīng)典象征物,作為訴說平臺和道具,如:向日葵“比黃更黃”,耳朵和傷口,高更那不屑一顧的煙斗,兄弟提奧,食土豆的窮人等等,進行的卻是一次趙陽式的靈魂探險,即詩人趙陽與大師梵·高的對話:你忍受的還算少么?“一個人的心中/有燒得旺旺的壁爐,但沒人坐在它旁邊。/只有你瘋狂的畫筆聽你傾訴”《紀念梵·高》。這是詩人與詩人之間的靈魂對話,也是詩人與詩人之間的最后交流。
《拐彎》和《東坡肉》的敘述難度和不見痕跡的敘述技巧,給趙陽詩歌至少帶來邏輯思想與心智上的高加分,層層深入的解剖,不動聲色的揭示,沉穩(wěn)而老練,把某種私人的觀察和體驗,從主觀推向客觀,從冷靜到達極端,并且暗合某種邏輯或規(guī)律:“在我們分別遇上了墻的時候/你爬上了墻變成草/我也變成了草/我們騎在各自的墻上打招呼/有時仍然說說話/我說往下看呀/有個不肯拐彎的人撞死在墻頭”《拐彎》。
趙陽詩歌,似乎有一種苦難偏好?!段业哪镒?996》和《貓圓其說》可以看作是趙陽假設了訴說對象的自言自語:“我的娘子和我一同演戲/紅塵就是最好的舞臺/在劇中/最窮的人也有一根戲鞭/一根戲鞭象征一匹馬/最酸的人也有一壇醋/一壇醋照樣能醉死一個人”《我的娘子1996》?!拔邑堁劭慈耍匆粋€人的世界悲歡離合/看偽善的如何將偽惡的打入冷宮”《貓圓其說》。
朗格說:“純粹的自我表現(xiàn)不術形式”。苦難情結是趙陽的心靈模式或形式,是詩人心律意緒的特定或特指,形式的力量有時候會強烈地反芻內容,甚至超越內容。蕭伯納說:“生,使所有人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死,使卓越的人顯露出頭角來?!痹娙怂烙诜敲?,而蝴蝶死于逼真:“我有九命/一命用來抵去別的一命/一命用來革新/一命在傳統(tǒng)的傘下縮回露在外的尾/一命從高處落下時改變我的心//一命一鳴驚人/一命一命嗚呼/一命死不瞑目/一命死而無憾/一命死而復生”《貓圓其說》。
“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司空圖《詩品》)。
一個成熟的詩人,必定是一個情感和精神磨礪的大成者?;蛘哒f,成就詩人的,往往不是他飛揚的遐思,而是他的精神跋涉和心靈歷程。
趙陽詩歌
拐彎
見到你后我把胳膊肘往里拐
然后一塊走
一路上還要陪你說說話
那些拐彎抹角的話
那些模棱兩可的話
感動了你
你開始掉眼淚
那些淚掉在了地上
掉在我們走過的路上
掉在我們筆直走過的路上
然后分手
你往左拐
我往右拐
前途一點也不確定
拐了彎后我就見不到你了
我走在胳膊肘不會往里拐的路上
路上認識了一個人
他陪我說話
那些拐彎抹角的話
那些模棱兩可的話
讓我感動了很久
我開始掉眼淚
掉了一些鱷魚的眼淚
掉了一些鯽魚的眼淚
那些淚掉在地上
掉在我不曾經(jīng)過的路上
淚不拐彎
我卻拐了彎
我在拐彎處又見到你了
這回是你把胳膊肘往里拐
把我摟在你的身上
然后一塊走
一路上還要陪我說說話
說到不開心的地方我們分了手
你往右拐
我往左拐
前途一點也不確定
后來前途確定了下來
在我們分別遇上了墻的時候
你爬上了墻變成草
我也變成了草
我們騎在各自的墻上打招呼
有時仍然說說話
我說往下看呀
有個不肯拐彎的人撞死在墻頭
東坡肉
家人旅游途經(jīng)杭州
水光瀲滟的杭州
我有事去不成
就抱一本菜譜
看一道東坡肉
置一只陶罐
就像到了西湖
蔥段是船
料酒是水
西湖之美使我肉酥皮爛
我首次乘火車的兒子
回滬后也許會對我說
爸爸你忘了放糖
砂糖像雪花
是否要等到冬季
再去杭州
責任編輯:張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