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記憶綜合征”
美國一家電臺的播音員布拉德·威廉斯記得過去40年來的每個細節(jié),回答聽眾問題的速度比谷歌的搜索引擎還要快。他的記憶力超常,再現(xiàn)往事對他來說毫不費力,他不明白朋友和家人為什么會忘事。布拉德的家人和朋友稱她為“活日歷”。
生活中無論快樂還是悲傷的往事,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他為此感到痛苦不堪,決定向科學家求助。麥高等人在加利福尼亞對他進行了長達6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他的大腦至少有十幾個區(qū)域大于常人,并決定用“超常記憶綜合征”來定義。
超強與不足
英國人丹尼爾·塔梅特能在5個多小時內(nèi)背誦圓周率小數(shù)點后22514位數(shù)。他無需紙筆就能進行復雜的數(shù)學運算,他賦予數(shù)字不同的顏色、形狀租聲音。他說:“1是亮白色的。就好像有人用手電照著你。5就像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音?!钡つ釥栐谝恢艿臅r間內(nèi)就學會了冰島語,卻不會獨立乘坐公交車,他覺得買車票是件過于復雜的事。
斯蒂芬·威爾特希爾1974年生于倫敦,他4歲時第一次開口說話就是向父母要一張紙。10年以后,走在街上的威爾特希爾被圣潘克勒斯車站的建筑吸引住了。他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車站看,回家以后,他在英國廣播公司的鏡頭前憑記憶將它畫了下來。他不久前來到馬德里,乘坐直升機在馬德里上空盤旋了半個小時,在之后的兩天時間里,他將馬德里市容準確地再現(xiàn)在畫布上。威爾特希爾能只聽過一遍就將歌詞都記下來。去年他在倫敦舉辦了畫展,盡管他很清楚自己的才華源自于一種叫做“學者綜合征”的病癥,但他仍然畫得很快樂。
皮克是孤獨癥患者。他能同時閱讀兩頁書,一只眼睛看一頁。他的鋼琴彈得很棒,數(shù)學運算能力能與最先進的電腦相媲美。他能很輕松地學會一門學科,但要讓他系好襯衫上的紐扣,他可就被打敗了。
他的頭生來不成比例,醫(yī)生診斷他的顱骨右部有一個水皰。他的大腦也不分左右腦。由此,我們知道了人腦能夠適應任何情況,并用毋庸置疑的超能力來彌補自身的不足。
有價值的記憶
今天,科學成果告訴我們,遺忘會讓過去變得甜蜜是件好事,是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讓我們變得樂觀,將不幸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
當我們慢慢老去,逐漸忘記某張臉或某個具體的日期,但學會了通過思考來歸納事件的習慣,學會了根據(jù)重要性來整理記憶中的信息,那么我們才真正擁有了智慧。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專家華金,富斯特說:“幸福就是健康、富有加上壞記性。我們正在研究專門的藥物來限制痛苦記憶對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