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是通往成功的有效動力;自信是一種讓孩子相信自己,鼓勵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自信是一種讓生命充滿活力的教育;自信的人時刻都認為“我能行!”自信,猶如催化劑,能將人的一切潛能調(diào)動起來,使人在智力、體力、工作和處世能力等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有人說,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
1968年,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羅森塔爾和他的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說是要進行龐大的心理學試驗,要求校方配合。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班中選了18個班,對班里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fā)展趨勢測驗”。然后,教授以贊賞的口吻將一份占總?cè)藬?shù)20%的“最有發(fā)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任課教師,并叮囑他們一定要保密,否則會影響試驗的正確性。八個月后,他們再次來到這所小學,對18個班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奇跡出現(xiàn)了:凡是當初上了名單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個個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并且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欲旺盛,樂于和別人打交道。
其實,當初那份“最有前途者”的名單只是羅森塔爾教授隨機抽選出來的,不過這個謊言對老師產(chǎn)生了心理暗示。在這個八個月里,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評價,老師又將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老師的熱愛和期望,從而使他們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與之類似的有一句名言:“無論你認為自己能還是不能,你都是對的”。這些都體現(xiàn)了心理學上的“自證現(xiàn)象”。就是說,對于一件事情,如果一個人堅信自己能夠成功,他就會努力去做,假如他遇到困難,他也不懷疑自己,而是絞盡腦汁、繼續(xù)努力;假如出現(xiàn)了挫折,他也不灰心,相信這是暫時的,從教訓中獲取經(jīng)驗對自己進行調(diào)整,最后真的獲得了成功。
作為教師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呢?十幾年的教育工作經(jīng)驗,讓我深刻認識到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以名人為榜樣認識自我,培養(yǎng)自信
科學家愛因斯坦奠定了相對論的偉大基石,然而他在上小學時卻是一個“笨小孩”。有一次老師叫每個學生做一個小板凳,當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時,同學們都大聲笑起來。他告訴大家,這個不像樣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個,前幾個比這個還要差。很顯然,小愛因斯坦有一種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實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這樣一種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學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終取得豐碩成果。每接手一個新班,教師第一節(jié)課就應該給學生講愛因斯坦做板凳這樣的故事,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潛力,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會獲得成功。
二、相信學生,贊美學生
當學生自己動手干一些事,或根據(jù)老師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時,老師所給予的肯定和鼓勵,能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效應。適當?shù)馁澝姥赞o是滋潤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說:“同學們都很喜歡你,老師真高興?!边@會使學生在交往中充滿自信心。在一次學校的數(shù)學教研課上,一學生小佩向老師提出不同的解題意見,老師認真傾聽后說:“你的解題方法比其他同學的還要簡單,讓別人容易接受,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毙∨鍙倪@位老師的反應中體驗到了自己具有判斷力,課后經(jīng)常向老師要些數(shù)學難題來解答。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賴學生,他說:“我加入兒童生活中,便發(fā)現(xiàn)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chuàng)造力。”在學校,教師要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還可以委托他們做一些有一定難度的事。相反,對學生總是過分保護,過分操縱,不放心他們獨立介入生活中的“難題”,自己一手操縱,這是對學生的力量估價過低的表現(xiàn)。剝奪學生的實踐,不僅阻礙了能力的形成,而且會使學生喪失獨立的生活態(tài)度和自信心。聰明的老師從不壓抑學生躍躍欲試的愿望,而是鼓勵他們勇敢地去獨立學習。
三、讓學生學會競爭,增強自信心
自信心對于良好的競爭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有信心,就會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各種活動中,就更容易發(fā)揮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滿足學生這種心理需求的最好辦法是激勵。教師可以開展“找優(yōu)點”等活動,讓學生找自己的優(yōu)點,找別人的優(yōu)點,了解自己也有閃光點,從而增強自信心,樹立“我能行”的積極進取精神。
例如:班級管理中,引進競爭機制,干部輪換,每個愿意為班集體服務的學生都可以上臺發(fā)表自己的“執(zhí)政綱領”,競爭上崗,最后“優(yōu)者上崗”。通過這種形式上崗的學生有正確的競爭態(tài)度,充分相信自己,干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自信心很強。
四、給機會讓學生獲取成功
挫折雖然會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積極的途徑卻可使它增強。記得在我曾經(jīng)教過的班級中有一名因成績不好而降級的學生,因為她的成績比較落后,所以很自卑。我沒有因此而瞧不起她,而是尋找一切機會讓她找回自信心。如:在課堂上盡可能找一些容易的,她又能答對的問題,讓她回答,因為這樣,經(jīng)常得到表揚,慢慢地,她覺得自己還可以,于是開始重心收拾心情。可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尋找成功的機會,讓自卑的學生不知不覺地參與其中,來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獲取足夠的自信心,這無疑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
五、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
每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在一些方面積累比較多的能力或經(jīng)驗,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個學生都富于思想與創(chuàng)造的潛質(zhì),教師任教的幾十個學生中,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長。細心的教師會注意每個學生同其他學生的不同點,一旦發(fā)現(xiàn)他的某種特長潛能,就滿腔熱情地因勢利導,運用肯定、鼓勵以及創(chuàng)設條件等手段強化、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興趣班來發(fā)展學生的特長。當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別人強,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相信別人都羨慕自己時,自信和勇氣就會油然而生,這種自信心能推動學生在多方面逐步走向成功。
以上幾項措施在幫助小學生征服自卑感,建立成功信念;征服恐懼感,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消除畏難情緒,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等方面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這是由于不管哪一類型、哪一層次的學生,不斷得到肯定性評價多了,自卑、恐懼、畏難情緒就慢慢地減少了,自信心就自然會不斷地增強。即使是怯于競爭,習于落后,缺乏自信,自我封閉的落后生,也一定能揚起自信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