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fā)生興趣,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興趣;教學質量
【中圖號】G633.7【文獻標示碼】A【文章編號】1005-1074(2009)03-0233-01
1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1.1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fā)他們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講授\"大氣壓\"一節(jié)時,可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發(fā)現水并不流出,紙片也不下落,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jié)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又如在講授水不善于導熱的內容時,在裝滿水的大試管里,放入一條小金魚,并用網狀物將其隔在試管的底部。當在試管上部加熱直到沸騰時,底部的魚還在自由自在地游動,說明水不善于導熱。當在試管底部加熱時,不一會小金魚就會肚子朝天死了,這說明水傳熱主要是通過對流來實現的。通過實驗演示,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
1.2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每節(jié)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在講動量和沖量時,讓兩支相同的粉筆分別從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鋪墊的桌面上,可以師由此引人動量和沖量知識的講授。又如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guī)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點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fā)現慢到一定程度后水會下落,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落下來,必須滿足什么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1.3用具有驚險性出乎學生意料之外的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人類的興趣與好奇心緊密相聯。培養(yǎng)好奇心的關鍵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之外,即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講授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可用一個單擺來做實驗。先將擺球拉個較大的角度使之貼近眼睛,人站著不動,然后放手,使單擺擺動起來。很多學生都替老師擔心,生怕擺球會碰到老師的眼睛。實驗結果卻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通過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為下一步解決\"為什么\"作好準備。
1.4把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跟物理實驗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和規(guī)律性根據學生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演示實驗,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增加\"實用時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2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2.1生動風趣,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如在講楞次定律時,可以這樣比喻:在被太陽曬過的爛泥塘里,當人踩上去時,稍硬的表面會阻礙你下沉;當下沉后,你想拔出腿來,爛泥又會阻礙你拔出腿來。再如,在講理想氣體等溫變化的微觀解釋時.可這樣比喻:你們班五十人,在教室里顯得很擠,容易產生碰撞;而當把你們放在大禮堂時.碰撞的機會就減小了。
2.2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也是教師道德情操的要求。一個教態(tài)自然的優(yōu)秀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每字每句都對學生有一種熱情的期望。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增強他們的理智感,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能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學一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兩者結合得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的思考。所以教師要熱愛學生,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2.3講述有趣的物理現象、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介紹物理學史的發(fā)展、物理學家的情況,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會使學生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愛迪生和白熾電燈\"的故事使學生了解了科學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體會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一道理。
2.4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現象中感知物理意義物理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很多物理定律和規(guī)律都是從觀察中發(fā)現的。例如,牛頓通過對蘋果落地的思索,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過觀察吊燈的擺動發(fā)現了單擺的等時性。通過舉例,引導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一位學生問過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當通電抽水的瞬間,會發(fā)現幾根通電導線抖動起來,為什么呢?我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的解頤笑語,有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實驗,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