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那不勒斯衰敗的郊區(qū)認識一位老人,他經(jīng)營一間家傳的古董店,生意清淡,只能勉強維生而已。一天早晨,一位看起來很高貴的美國婦人走進店里,瀏覽了一會兒,便詢問一對巴洛克式木制小天使的價格。店老板歐西尼隨口報出一個高得嚇人的價錢,那名婦人不假思索地掏出皮夾,準備買下這對藝術(shù)品。我屏住呼吸,心中暗自替我這位朋友的好運拍手稱慶,但我對歐西尼的了解顯然還不夠。他的臉頓時漲成紫紅,慌亂不安地把客人請出門外:“不行,不行,夫人,真對不起,我不能把這對天使賣給你?!彼槐橛忠槐榈貙δ悄康煽诖舻膵D人說,“我不能跟你做生意,你明白嗎?”
那個觀光客走了以后,他心平氣和地解釋自己方才的行為:“如果我在挨餓。我一定會收下她的錢。但我沒挨餓,何苦做一筆一點意思也沒有的生意呢?我喜歡討價還價時的機智往來,兩個人都互相想占對方便宜,各藏心機,唇槍舌劍。而她連考慮也不考慮,什么都不懂,甚至連假設(shè)我會占她便宜的起碼尊嚴都不給我。如果我把這對東西用那么荒唐的價格賣掉,我就洗不掉騙子的罵名了?!?/p>
無論在南意大利或世界任何地方,都很少有人會持這種態(tài)度做買賣,我相信,能像歐西尼那么熱愛自己工作的人并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