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滯留在觀念形態(tài)階段,在思想認識上轉圈圈,勢必弊端叢生,難以走出困局。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認識論,重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發(fā)揮實踐的認知作用,堅持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知與行相統(tǒng)一,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克服現(xiàn)存的種種偏向,并在實踐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永葆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實踐;認知;認識論;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號】G251.6【文獻標示碼】A【文章編號】1005-1074(2009)01-0029-01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搞好經濟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證。因此,筆者以“發(fā)揮實踐的認知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之管見,試圖能引起大家的研究興趣與熱情,共同探討出基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天地。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觀照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的指導意識與方式方法都將發(fā)生重大變化,將由“針對思想認識問題——運用思想教育方法——解決提高思想認識”,轉變?yōu)椤搬槍λ枷胝J識問題——運用思想教育與實踐感悟結合的方法——解決提高思想認識——回到實踐深化認識并推動實踐”的過程。需要在認識與實踐結合上下功夫,在知與行統(tǒng)一上求實效。與此相適應,必須與時俱進,強化實踐創(chuàng)新,建立健全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完善計劃機制。建立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不僅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上重視實踐活動的教育作用,并且要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時間、空間與其內容上都有要求、有安排,就必須從教育活動的計劃工作開始,完善計劃工作機制。就是將實踐意識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及其指導思想、實施步驟與原則要求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圍繞政治思想教育活動的主題,明確而詳細地編制與之相適應的實踐方案,包括實踐的方法與手段等項內容。以保證學習教育與實踐活動并舉,知與行統(tǒng)一,認識與實踐兩個輪子同時運轉。作計劃時可以在某一時期某主題上偏重某一重點,但不可偏廢,即使是理論性極強的思想教育專題,也不可忽略實踐的能動作用。2003年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中,蘇州圖書館制訂“十六大精神專題學習”計劃,組織了六個學習專題,討論的13個題都突出貫徹落實的重點,并結合實踐推動在全館開展“敬業(yè)創(chuàng)優(yōu)”活動。引導大家“用十六大精神統(tǒng)一思想,用創(chuàng)新精神克服困難”,在不增加人員的狀態(tài)下把開館時間調整為早9晚9,每天延長4小時的服務時間。2008年蘇州圖書館開展“學習十七大精神,‘鏈接奧運主題詞、優(yōu)化服務上層次’主題教育活動”,5個學習教育專題,采用交叉法安排實踐活動的時間,滿足開展實踐活動的時間條件,保證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并取得成效。
檢查推進機制。堅持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健全的檢查推進機制作保障。從計劃開始,看是否堅持和突出了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看是否將實踐意識化為實踐活動方案,包括實踐的方法與手段等項內容與教育主題的組合的方式與融合的程度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修訂,解決計劃中的先天不足,使兩者較為完善地結合。注重對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工作實踐過程的檢查督導,防止和克服有計劃無活動、有形式無內容等偏向,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思想教育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兩者的有機結合。工作檢查中,切忌指導思想上的片面性,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唯物論與認識論的辯證法,尊重“社會實踐中發(fā)生、發(fā)展和消滅的的過程是無窮的,人的認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消滅的過程也是無窮的”運動發(fā)展規(guī)律,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思想工作走出觀念形態(tài)的圈圈,在認識與實踐的循環(huán)往復、知與行的統(tǒng)一中擺脫蒼白,進一步地得到加強、改善而充滿活力,顯現(xiàn)張力。
績效考評機制。“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睂λ枷胝喂ぷ鞯目荚u考核也必須堅持績效原則。用實踐效果評判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敗得失,把對人的行為推動與實際工作的推進,作為檢驗和評判思想政治工作成功與否的標準??梢约m正教育計劃、方案與工作中的不完全性,使之得以完善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包含觀念性認識成果與實踐性成果,但兩者相比較,觀念性認識成果還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思想工作取得成效的第一步,而實踐性成果更實在、更可靠,是人的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深化到理性認識的重要標志,是實現(xiàn)理論是行動的向導指導和推進實際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進一步檢驗和提高認識并開始新的認識循環(huán)的重要過程。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考評考核中,在統(tǒng)計報告會的場次、心得筆記的篇數(shù)、談話談心的次數(shù)時,在了解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時,在收集思想政治教育典型言論與精彩體會時,千萬不可忽略對實踐性成果的考評與考核。要認真考查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作用于單位建設所產生的實際效果,考查思想政治工作對人的行為引導作用所表現(xiàn)出的行動。只有這樣聽其言、觀其行,注重績效考評,就可以有效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輕內容,重計劃、輕實施,重過程、輕效果,重言談、輕行動等種種偏向;就可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考評機制,使之更全面、更合理、更科學,從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科學發(fā)展。
適時激勵機制。理論灌注與武裝、實踐感悟與深化,是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認知水平與思想覺悟必不可少的兩個方面。要有效地實現(xiàn)兩者的結合推進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有完善的激勵機制。包括表揚與批評、獎勵與懲治等方面。對思想政治工作中富有成效的理念、思路、途徑與方式方法,要及時地予以肯定;對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并卓有成效的機構或政工人員,要予以表彰;對與事敷衍或專于形式乃至造假,要及時制止、嚴格進行批評教育乃至處罰。如果思想政治工作用心與不用心一個樣、效果好與不好一個樣,就會使思想政治工作處于應付、浮于淺處,就難以實現(xiàn)“思想政治工作歷來是我們黨統(tǒng)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順情緒、激勵人們團結奮斗”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