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體育》在我家可以說是安家落戶了,多少年來,我女兒一直是它的熱心讀者,到如今,已積攢下了幾大摞。而且,只要她在家,我家的電視,必定選的是中央電視臺的體育頻道。大人不好與孩子爭電視看,因此之故,各種體育節(jié)目體育項目我沒少硬著頭皮跟上她看。人常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體育我是門外漢,看這看那,也就只是看個熱鬧而已??蛇@么一來,時間久了,看得多了,也就由體育及其它地產生了一些這樣那樣的想法,或者說,以體育的眼光,想世間的一些事情,例如籃球換人與干部任免,即是其一。
籃球換人,是體育競技中的事,干部任免,關系的是人事組織,二者似風馬牛不相及,扯不到一起,但細想想,在它們之間,卻存在著某些共性的東西,比如說,它們就都涉及到了人這個主體,涉及到了如何用人這么一個重要的問題,而我們的干部任免,是可以從籃球換人,獲得不少啟示的。
干部的任免,不論古今中外,歷來都是大事一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可真讓當政者沒少花費心機,重中之重,是去冗員,舉賢正,能者就任。
而我們的現(xiàn)實問題是,跑官要官,官多為患,人浮于事,官濫為患,財政不堪重負,人們對此深惡痛絕。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從改革開放伊始直到如今,從上到下,這么些年來,我們沒有少做工作,少出方案,少下文件,少做努力,但時至今日,這一問題并沒得到很好解決,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甚至還出現(xiàn)了反彈和泛濫,官多兵少,有官無兵。
這種狀況是必須改變的。因為官多官濫,必會使一些貪者、懶者、庸者、散者,諸如此類,亦側身其間,在其位不謀其政,或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不僅使納稅人叫苦不迭,而且必導致疊床架屋,機構臃腫,扯皮推委,效率低下,傷損政府形象,影響方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最終使我們的事業(yè)蒙受損失。
要改變這一狀況,關鍵是必須真正做到干部的當任則任,當上則上,當免則免,當下則下。如何才能形成這樣的任職用人機制呢,籃球換人的法則,就頗可予我們以切實啟迪。
一場籃球比賽,不管它是何種級別,換人都會經常進行。籃球換人,有如下特征。一是它目的明確,講實效,重結果,一切從贏得比賽出發(fā)。為此,當處于下風時,當局面打不開時,當戰(zhàn)術思想得不到貫徹執(zhí)行時,當配合發(fā)生頻頻失誤等等時,教練就會根據場上的實際情況,調兵遣將,當機立斷,做出調整,及時把情緒波動狂燥,狀態(tài)不佳,不動腦筋,不積極跑位,不能發(fā)揮作用,或發(fā)揮不正常的隊員換下,而把適用的人選換上,放到合適的位置,以求扭轉局面。二是不講情面,不看關系,沒有事先的毛毛雨打招呼,沒有商量的余地,即便是對于大牌球員,如果表現(xiàn)不好,懶、庸、散,或只貪個人之功,一樣會二話不說,立馬換下。三是真正做到了能上能下,體現(xiàn)著唯才是舉唯能是用,誰也不能就認定自己坐的是鐵交椅,吃老本,充“舍我其誰”的老大,全看在場上的表現(xiàn)如何,作用發(fā)揮的如何,一切從需要出發(fā),是上還是下,用還是不用,依據只是其能力,只要可以讓球隊獲勝,那怕是個小個子。四是換下的球員,一般來說,也會完全理解教練的用心,顧全大局,聽從安排,不會認為這有損自己的面子,鬧情緒,發(fā)脾氣,講價錢,耍賴皮。如果球員真敢來這么一手,對不起,其結果,很可能不只是臨時下場,一段時間的坐冷板凳,若是情節(jié)嚴重,影響惡劣,甚至會被球隊除名,自己把自己搞臭,聲名狼藉。
這一切,在干部的使用上,不一樣是應當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更堅決嗎?因為說到底,一場球賽,不過是種娛樂,即便是正式比賽,大不了是關系到球隊的一次輸贏和暫時名次,以后仍大有機會東山再起報一箭之仇。但干部的使用得當與否,其影響則就大多了,它要的是領頭雁,要的是火車頭,要的是表率,要的是身體力行,要的是開展工作,做出成績,無負重托。而貪官在位怎樣呢?他必貪臟枉法,貪污腐化,化公為私,見利忘義,買官賣官,結黨營私;庸官在位也情況不妙,因其胸無大志,胸無大局,不抓要務,庸庸碌碌,保爵保位,誤時誤事;而懶官在位,必是無所用心,頭腦僵化,毫無干勁,不思進取,追求享樂,尸位素餐;至于散官在位,也要不得,因為既然散漫是其特征,其必然是吊兒郎當,無事生非,無組織,無紀律,勾心斗角,爭權奪利。總之,諸如此類的官,必是成事不足,壞事的余,豈可當下不下,當免不免,仍讓其在“場”上礙手礙足,影響工作,煥散人心!因此,干部的使用,應做得更慎重些,更嚴謹些,當下就要下,當免就要免,當查就要查,當辦就要辦,議而決,決而行,而不可聽之任之,姑息遷就。
球員在場上表現(xiàn)不好,場下的觀眾會發(fā)出噓聲一片,讓他不能也不敢有賴在場上之想,官員不能履行職責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不是也極需有這樣的噓聲并請有關方面予以關注、傾聽和回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