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家庭
Sample 1
多多 女,26歲,工作四年,廣東佛山某區(qū)政府公務員,2009年年初結婚,家庭月入1.7萬元;
Sample 2
楊揚夫婦同為39歲,工作17年,夫現(xiàn)為深圳某公司財務高管,妻為深圳某銀行高級會計經理,育一女9歲,家庭每月結余3.9萬元;
Sample 3
沈君夫婦夫54歲,妻50歲,都是上海某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兒子22歲,已工作一年,家庭總金融資產超過100萬元。
人生有20歲的青春年華、30到40多歲的黃金時段,也會走到50多歲的知天命之年。上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莫迪利亞尼、布倫博格與安多共同創(chuàng)建的“生命周期理論”成為全球個人理財?shù)暮诵闹笇枷搿?/p>
但每個人或每個家庭在人生不同階段,財務狀況和獲取收入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如何階段性地將理財目標與這些金錢的運用有效結合,就需要進行資產配置。
下文中我們就來看看處在三個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經歷過金融海嘯沖擊后,在理財專家吳東璇女士的指導下,是如何通過向日葵資產配置原則來譜寫各自的理財篇章的。
上世紀80年代創(chuàng)建的“生命周期理論”,其目的是指導人們的個人理財,實現(xiàn)消費與儲蓄的均衡,也使得個人或家庭的財務狀況在一生不同階段的變化中,實現(xiàn)財富效用的最大化。若要實現(xiàn)家庭資產效用的最大化,首先要做的是資產配置。一般來說,在家庭資產中也有核心與衛(wèi)星資產之分,形象地說,就像一朵向日葵,遠比一般花朵還大的花心,就是家庭的核心資產,必然是總資產的大部分,以保證實現(xiàn)人生的中長期理財目標,而配合往外放射的花瓣,是較小部分的衛(wèi)星資產,機動性較高,考慮個人的風險偏好及可投入時間,視市場時機選擇高風險投資或波段操作,以快速增值為目的。最重要的是,即使虧損也不影響核心資產,以保證不降低生活品質。
案例 1
20歲 三年后有20萬元!
家庭基本情況介紹
多多:26歲,已工作四年,現(xiàn)為廣東佛山某區(qū)政府公務員
多多新婚丈夫:26歲,已工作四年,現(xiàn)為廣東佛山某公司業(yè)務經理
三年前兩人收入共計9000元,在2009年組建家庭,每月家庭收入17000元
多多二人對未來設想
在2010年左右生個小寶貝,并購置一輛車;
今年開始,每年都安排旅游一次;
是否要做個10年儲蓄計劃?
多多家庭買房的故事
確定人生的目標:職業(yè)和房子
多多小姐與新婚丈夫都是80后的一代人,與追求時尚的同齡人相比,多多說自己和老公依舊持有傳統(tǒng)觀念,也喜歡按部就班的工作和安穩(wěn)的生活。還沒有大學畢業(yè),多多就把成為公務員作為職業(yè)目標,理由是希望將來有旱澇保收的工資與合理的作息工作時間。畢業(yè)后,經過一番努力,連續(xù)兩年參加公務員考試,如愿以償進入廣東佛山市某區(qū)政府工作,成為一名在高技術開發(fā)區(qū)向外商提供工商咨詢的人民公仆。
多多的丈夫是其大學校友,兩人商量:畢業(yè)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存錢買房子結婚。踏入社會之初,要買佛山市中心80平方米、每平方米5000元的房子,總共需要40萬元,兩人決定用3年存?zhèn)€首期再加上稅費、裝修費等等,合計20萬元為奮斗目標,剩余款向銀行貸。錢來源于工資,所以二人在工作上都兢兢業(yè)業(yè),生怕有閃失,假如工資不漲,甚至再來個失業(yè),房子就泡湯。
終于在2008年12月,多多兩人以單價4900元買了市中心的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隨著國家針對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出臺相應的減稅等措施,多多兩人心里樂開了花,把愛巢簡單裝修后,再買了幾套宜家家具,DIY了一個北歐風格的小窩,終于以3年期限完成了首個人生目標。
多多家庭的理財訣竅
我們省出來的20萬元
3年后有20萬元,相當于每月存5600元,以當時多多與男朋友合計每月稅后工資9000元計算,存款率要達到63%,也就是說兩人每月開銷合計只能是3400元。為達此目標,多多和男友分別與父母同住,厚著臉皮讓父母再提供3年的免費棲息之地,減掉租房開支。多多說,許多人都是每月花銷后,才將剩余的錢拿去儲蓄,但他們認為這樣很容易打亂存錢計劃,不如先把要存的錢扣掉,再去花銷剩下的。這就是理財界里,美其名曰“先存錢,后消費”。多多還認為存錢需要“八大鐵的紀律”:
1. 每月風雨無阻把5600元存起來;
2.男友戒煙,多多每兩個月才買衣服;
3. 要做消費預算,有沖動消費時默念一到十:
4.能坐公車,就不要打的;
5.能吃食堂,就不要上館子;
6.工作是存款的保證,要認真對待工作;
7.3年時間內,保持充電,爭取加薪升職,這是5600元可延續(xù)的生命力;
8. 每月都記賬,專款專用。
Advice理財師建議
多多兩人現(xiàn)正處于家庭形成期:年輕夫婦,無小孩,理財?shù)闹攸c是創(chuàng)造收入,未雨綢繆為將來的理財目標做資金準備。
多多和男友自稱“笨小孩”,在股票和基金面前都是菜鳥,相比之下,還是選擇未來的房子和婚姻的憧憬比較實在。在面對2006和2007年的瘋狂股市時不動心,一直堅守著“買房”的理財計劃。但“笨小孩”是傻人有傻福,在市場低迷之下買了房子結了婚,日子穩(wěn)定后,他們兩人在職業(yè)上也各自榮升小主管,正奔向未來的美好生活。
多多夫婦想在兩年內生寶寶,因此可以對未來的設想,進行量化并做短、中、長期的定性排序。但實際上,多多夫婦還會面臨“新婚”階段的理財需求,建立兩人家庭,夫婦的生老病死絕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意味著夫婦二人需要保險保障;如在將來生了小孩,對家庭就要承擔長達二十年有余的養(yǎng)育責任;再有,即使有社保,在生活水平日益高漲的情況下,需要考慮兩人的退休資金準備問題。
目前,多多夫婦二人稅后工資合計17000元,過去4年的年終獎金和每月儲蓄節(jié)余的銀行存款7萬元,每月還貸款1800元。雖然多多家庭已經擁有難能可貴的高儲蓄理財習慣,但多多二人的家庭理財存在以下問題:首先,相對于其所處的生命周期,兩人都非常年輕,但在理財投資上過于保守;其次,婚后理財需求突然增加多項,以目前資金去完成短中期目標尚吃力。
建議多多夫婦考慮晚兩年后再生孩子,購車計劃延后,繼續(xù)作將來的十年儲蓄計劃。相對于過去的儲蓄安排,多多夫婦更需要了解儲蓄金額中有多少金額是為子女教育、多少金額是為自己的養(yǎng)老計劃等理財目標服務的。
而從家庭資產配置上來看,有必要分清楚核心資產和衛(wèi)星資產的分配。其中核心資產是圍繞子女撫養(yǎng)與教育、個人的保險保障、退休計劃來安排,占總資產的80%。投資的工具要多樣化,例如選擇一些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或債券型基金,而不能僅僅限于銀行存款。
而衛(wèi)星資產是為購車或旅游計劃而準備,因為這兩項計劃可以在滿足基本的保險、養(yǎng)老等情況下再去實現(xiàn),它們的實現(xiàn)僅僅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占總資產的20%,投資的工具可采用穩(wěn)健型的股票型基金。
案例 2
40歲20年間的輝煌奮斗
家庭基本情況介紹
楊揚先生,39歲,工作17年,現(xiàn)為深圳某公司財務高管
楊太太:39歲,工作17年,現(xiàn)為深圳某銀行高級會計經理
女兒: 9歲,小學三年級
居住地為深圳,17年前來深圳時只有幾萬元的積蓄,而現(xiàn)在每月家庭收入結余3.9萬元。
楊揚夫婦對未來設想
希望事業(yè)上更上一層樓,爭取做公司的合伙人;
好好準備兩人的養(yǎng)老金;
在投資上要審時度勢,堅持價值投資的實踐;
給女兒準備一筆大學留學基金;親自給女兒上財商課程,讓她參與家庭理財。
楊揚夫婦的故事
前十年折騰,后十年穩(wěn)賺
1996年,楊揚夫婦同來深圳,一窮二白,拿著幾萬元的積蓄跟風般炒過股票、創(chuàng)過業(yè),都一一以失敗告終。在深圳這片淘金者的熱土上,楊揚夫婦捧著連續(xù)兩年只剩下幾萬元的存折,深刻反思:如何才能步入小康?
楊揚夫婦在內地本是學財務的,經過兩年在深圳的折騰,兩人終于明白各自的性格并不適合創(chuàng)業(yè),只適合做專業(yè)人士并最后走上管理者的道路。于是,調整職業(yè)發(fā)展的思路,楊揚夫婦同去應聘金融行業(yè),就從基層做起。楊揚先生也相當?shù)乜炭嚆@研,3年后成為一名注冊會計師,而楊太太也逐漸成為財務主管,家庭存折上的數(shù)字也從幾萬元增加到十幾萬元。隨著專業(yè)水平的日益提高,楊揚夫婦在本職工作之余,也利用休息時間進行隱形副業(yè):為一些公司建立財務制度。審查會計程序等。家庭荷包逐漸飽滿起來了。
但是楊揚夫婦還沒有來得及感受財富增值所帶來的物質享受,在女兒出生后,白花花的銀子迅速變成紙尿片、奶粉、醫(yī)療費用#8943;#8943;兩人開始惶恐,養(yǎng)育子女的費用直線上升,家庭的財務又呈現(xiàn)緩慢增長的態(tài)勢。這時楊揚夫婦不得不重新估算自己的財產,怎樣才能擁有穩(wěn)定的家庭現(xiàn)金流,財富怎樣才能增大?
楊揚夫婦真不愧為財務的專業(yè)人才,不斷反思:家庭財務和企業(yè)財務非常相通,是否可以用企業(yè)財務制度來優(yōu)化家庭財務結構呢?他們開始以企業(yè)財務的種種指標來衡量家庭財務,平時收支、資產負債等都考慮流動資金、固定資產、金融性資產,以及應急賬戶、負債等指標。他們認為要想家庭財務均衡健康,還要節(jié)省平時的日常開銷。經過將近十年不斷完善家庭財務制度,和多年的理財心得變實踐,楊揚夫婦的財務狀況大大改善。目前,楊揚夫婦已經擁有兩套房子、一輛車,金融性資產達七位數(shù)。
據(jù)楊揚夫婦透露,在投資中要把握投資機會也非常重要,牛市前要做好資金與心態(tài)的準備,利用1996年的股市投資經驗在2006和2007兩年內為家庭賺了第一桶金,保住財富勝利果實。
Advice理財師建議
楊揚一家正處于家庭成長期,是典型的滿巢家庭形態(tài):子女尚未成年,雙薪家庭為主,收入逐漸增加和穩(wěn)定,可累積資產逐年增加,適度負債。在這種情況下,對投資的風險要嚴格控制,所幸楊揚夫婦已經深有認識。
實際上,楊揚夫婦根據(jù)對未來的展望已經安排了家庭的資產,憑著財務專業(yè)人士對投資本質和投資方式的理解,他們也非常穩(wěn)妥地選擇定額定投、一次性投資、股票+基金的組合來實現(xiàn)家庭的短中長期理財目標。
向日葵資產配置原則體現(xiàn)
楊揚夫婦目前儲蓄和股票投資合計有1,190,000元,每月薪金結余39,000元。用這些資金來安排核心資產與衛(wèi)星資產,金額較高的核心資產用于生活的必要開銷,如滿足風險保障、子女教育、退休養(yǎng)老和品質居住的中長期理財目標, 應急準備金的短期資金準備,占目前投資性資產的83.2%,以安全性與適度收益的原則來投資,在短期對資產的流動性要求不高。楊揚將滿足核心資產和短期應急準備金的投入后的剩余金額設定為衛(wèi)星資產,可用于短期的投資占16.8%,以盈利的原則來投資,為了完成將來美好的高品質生活。
核心資產
1.長期理財目標:
15年的夫婦二人的風險管理,配置重大疾病、意外、終身壽險等保險保障,合計每年交保費3萬;16年的養(yǎng)老資金準備,一次性投資30萬,選擇穩(wěn)健中度收益的理財產品和股票,另每月定投9000元(定投款從每月稅后薪金中支出),定額定投16年。
2.中期理財目標:
子女教育資金準備,9年后女兒出國留學,每月定投8000元(定投款從每月稅薪金支出),定額定投9年;10年后購買郊外別墅型洋房, 5成按揭,現(xiàn)一次性投資60萬來累積購房款,不能追求高風險,只能選擇穩(wěn)健中度收益的理財產品和股票,另每月定投1000元,定額定投10年(定投款從每月稅后薪金支出)。
3.短期理財目標:
家庭應急準備金,一次性安排3個月的家庭生活費用5萬,平常不用的時候,存三個月的定期銀行存款。
衛(wèi)星資產
投資規(guī)劃,扣除保險、退休金、房產規(guī)劃、3個月應急準備金、子女教育計劃后的儲蓄和股票投資合計200,000元,約占可投資資產的16.8%, 可通過選擇股票和基金投資來實現(xiàn)財富增值。
Tips 楊揚夫婦的8 條理財致富圣經
1 運用企業(yè)財務制度管理家庭的理財大計;
2 減少不必要開支,如每年買首飾不超過3件,暫不買車;
3 不盲目投資,只做熟悉的投資,所有的投資虧損15%就要離場;
4 30歲后,給家庭每個人都買保險;
5 知識就是財富,每年看富人傳記、投資類書籍等不得低于10本;
6 永遠要記住保住本金安全;
7 財富來源于工作收入與隱形收入;
8 廣交投資與理財業(yè)內朋友,人脈就是錢脈。
案例 3
60歲知天命,休閑退休
知天命,休閑退休
沈君先生:54歲,上海某公司中層管理人員
沈太太: 50歲,上海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人員
兒子: 22歲,已工作一年
家庭目前金融資產超過100萬元。
沈君家對未來的設想
夫婦兩人還有5年左右的時間就退休了,希望退休后上老人大學,以圓一生的大學夢;
兩人退休后安排每年出國旅游一次;
兩三年后給兒子創(chuàng)業(yè)存10萬元,給兒子結婚準備10萬元,給未來孫子準備5萬元。
沈君家庭的故事
投資只賺一點兒就好
沈君夫婦,祖籍上海,曾下鄉(xiāng)當知青,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回滬,卻錯過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他們身上,更多的是時代的烙?。合牖爻牵瑳]有指標;想上大學,年齡超標;生孩子,只生一個;想兒子創(chuàng)業(yè),遇到金融危機。
似乎所有的機遇都與他們這一家背道而馳了,但沈君夫婦從不氣餒,以上海人天生的理財意識,善用他們的辛勞報酬,經過多年累積,他們已經購置了兩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手頭上有現(xiàn)金22萬元,股票80萬元。過去的一年多,股票虧了20萬元,目前已交人壽儲蓄型保險7年。
沈君夫婦,早年經歷人生磨難,深明保持積極平和心態(tài)的重要性,因此對待財富的累積與增長,都是以“投資只賺一點兒”來處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就能多添福氣。在投資工具的選擇上,房產、黃金、股票、期貨、藝術品都有涉獵,但最終還是選擇股票和基金投資為主。沈君所在公司是一家在滬上市的公司,近水樓臺先得月,也因對公司的信心,買了不少公司的股票,在前兩年賺了兩三倍,第二套房子就是這樣來的。提及他們的理財心得,沈君總結就是八個字“開源節(jié)流,省吃儉用”。
Advice理財師建議
沈君家屬于家庭成熟期,孩子已經成年,夫婦也達到事業(yè)最高峰,面臨退休前五年,即將開始空巢期(孩子離開父母獨?。?。從沈君家的未來設想來看,兩人的理財重點應是5年后退休資金的準備,讀老年大學的費用只是一小部分,退休資金更多的是為兩人余壽長達二三十年的養(yǎng)老生活準備,包括日常的生活開支、娛樂、學習、出國旅游和最重要的醫(yī)療保健支出。
以目前沈君夫婦二人的日常生活支出7000元,假設每年通貨膨脹率為5%,夫婦二人余壽30年,5年后,應有323萬元的退休資金??鄢烁?0萬元的人壽保險、社保共25萬元、一套房子60萬元、目前股票和存款合計102萬元,缺口還需76萬元。
那么兒子的創(chuàng)業(yè)、結婚和未來孫子的見面禮,都無從談起。眾所周知,父母呵護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自己的養(yǎng)老還沒有準備好,就給孩子準備創(chuàng)業(yè)等資金,是非常不妥當?shù)?,建議沈君父母還是先儲備自己的養(yǎng)老金吧。
另外,即使沈君夫婦對自己公司的股票情有獨鐘,但就像本世紀初美國安然事件一樣,將大部分錢投資到自己認為所熟悉的公司,風險是被無限放大的;再加上在將近退休的五年內,無論如何有把握投資股票,都不是好的策略,應選擇穩(wěn)健型的保本投資來保住畢生的積蓄,讓自己老有所養(yǎng)。如沈君夫婦要種一棵向日葵,建議90%的資產都是花中央的核心資產,選擇債券、穩(wěn)健型的基金來配置,余10%的資產就是花瓣:衛(wèi)星資產,買非自己所在公司的股票,分散投資,也把握高風險可能帶來的高收益。
理財專家吳東璇女士點評家庭資產配置原則
“向日葵”資產配置原則
從三個案例里,其實會看到理財是可以DIY的。但DIY前,最重要是了解自己,熟悉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財圣經。每個家庭的理財都是個性化的,要堅持什么樣的原則,是每個家庭不得不去思考的。就在這三個家庭中,我們看到,根據(jù)家庭的生命周期,理財?shù)闹攸c和自己的期望總有點出入,但事實上,分析相對應的家庭周期和家庭模型能夠讓你去辨析家庭理財?shù)恼嬲枨蟆?/p>
理財也像種一棵向日葵。像多多一家,處于新婚的青年家庭,理財師幫助多多劃分優(yōu)先理財目標,確定資金的流動方向和性質,合理安排好中長期的保險、退休和子女教育準備金的核心資產準備后,再用總資產的20%設定為衛(wèi)星資產,從長遠來看,使得多多家庭財務狀況保持最佳狀態(tài)!而對楊揚家庭來看,可以利用現(xiàn)在每月薪金結余39,000元來重新定位核心資產與衛(wèi)星資產,以其中的73.2%安排核心資產用于生活的必要開銷,另外將其中的16.8%設定為衛(wèi)星資產,繼續(xù)堅持八項理財圣經肯定能實現(xiàn)將來美好的高品質生活。再看看沈君夫婦,在5年后將雙雙退休,在圓老年大學夢的同時,還要考慮已成年兒子的未來,經濟的壓力未免太大,不妨多考慮自己的美好退休生活,用目前90%的資產作為核心資產,就如向日葵的花中央,而用10%資產購買自己熟悉的投資品種,這樣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可以享受穩(wěn)健投資所帶來的高收益。
不同年齡的個體,青年、中年、老年的不同的家庭模型,想讓家庭的財務像向日葵般茁壯成長,在核心資產和衛(wèi)星資產的金額分配是不同的。對于一個家庭的財富管理來說,必須要找到適合的理財圣經才能在無論周邊的投資環(huán)境如何風起云涌,通過合適的家庭資產配置方案讓你和家人安然度過危機,執(zhí)行積極實在的理財解決方案,讓家庭夫婦的心靈與荷包真正富有,生活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