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聽說過這樣的一群人,他們辭掉工作背井離鄉(xiāng),進城不是為了打工掙錢而是為著心中的一個夢想,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群眾演員。以前他們可能活在不見天日的犄角旮旯里,現(xiàn)在他們中有了一個杰出的代表——王寶強。
2004年,來自河北農(nóng)村的小伙子王寶強在北影廠門口的群眾演員堆里被馮小剛挑中,有幸在他的賀歲片《天下無賊》里出演角色,并且和劉德華劉若英大演對手戲,然后接演《士兵突擊》成為絕對的男一號打響了頭炮,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王寶強,采訪中提及此人如同引爆一顆炸彈,群眾演員堆里無人不曉,更有一個二十出頭的河北小伙子粘親帶故地說起以往與他有一面之緣。從他們不無愉快的口吻里探究,王寶強的成功崛起,無疑讓所有群眾演員都看到了這個行業(yè)大好前程的一絲曙光。
然而,大家似乎也淡忘了,王寶強在這之前也像大多數(shù)初入這個圈子的人一樣,苦熬了整整十年,卻唯有跑龍?zhí)椎娜罕娧輪T兄弟們最能體會那種心酸——從一個臨演開始做起,在群眾演員的生活圈子里漫無目的地混著。交不起幾百塊的房租,少林學(xué)來一身功夫只能充當(dāng)片場的武師跑跑龍?zhí)?,時間久了生活開始變得沉重,日子似乎永不見天日,今日的我們又如何能夠想象,那個還只是一個叫做王寶強的臨時演員是如何在最黑暗的深淵仰望天堂,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于是,這些前仆后繼的群眾演員大軍,繼續(xù)在現(xiàn)實中艱難打拼,默默苦撐著,并且告知我們王寶強的成功并不是一夜神話,而是活生生的努力,日復(fù)一日的辛勤耕耘和小心翼翼地等待機會。
回頭再來看那部曾經(jīng)讓無數(shù)人為之瘋狂的《士兵突擊》,在這無數(shù)人里,包括如你我這般的普通上班族,廣大有志青年,以及無數(shù)尚且默默無聞的群眾演員們。他們大多數(shù)猶如士兵迷們一樣能夠熟背其中的臺詞,牢記電視劇情節(jié),許三多仿佛是為王寶強量身定做的一個角色:一個農(nóng)村的土孩子,一個突然的改變,進入了最為需要機智靈敏年輕人加入的精銳部隊,也將許三多推入生命的絕境,從而開始了一個“孬兵”在絕境中成長,在失去中成熟的故事。這樣的絕境,王寶強似曾相識,我們似曾相識,那些至今仍然頂著寒冬酷暑死死守候在北影廠以及各個拍攝基地門口的大多數(shù)無名之輩,有多少人沒有遭遇過這般生命絕境呢?
如果不是深入其間的走訪了解,我們豈能知道群眾演員背后的生存危機:演藝圈是一個高風(fēng)險的行業(yè),群眾演員在這個行業(yè)的最底層,產(chǎn)出率回報率也最小。另外,被工頭欺壓,打擊斗毆,克扣工錢,食不果腹亦是家常便飯,他們中一部分人是放棄了安逸的生活進入這個圈子,希望借機扭轉(zhuǎn)自己的整個人生。尷尬的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并未像王寶強去少林寺學(xué)功夫,也未像他有機會在第六代先鋒導(dǎo)演,賣座片大導(dǎo)演及電視劇里出演,注定了最終也只能是一個群眾演員,空空兩手來,揮手歸去。這并不妨礙大多數(shù)還在這個圈子的邊緣努力掙扎的人們,尤其是像那個河北小伙子一樣,為著夢想繼續(xù)堅持。當(dāng)筆者對于他反復(fù)提及的夢想二字細細追究到底為何物時,他卻說不下去了,想了半天,吐出一句:就像王寶強一樣出名!或許,王寶強的經(jīng)歷中更大的一部分,還是用許三多的那一句至理明言“不拋棄,不放棄”來總結(jié)更為合適,也更為鼓舞人心。
看著這一張尚屬年輕卻過早透著一絲滄桑的臉,誰能斷定在他們這些人中間,就不會誕生下一個王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