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問我:“爸爸,你說三年級小學生有天敵嗎?”我一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口說:“天敢是自然界中某種動物的克星,比如老鼠的天敵是貓。人是最高級的動物,怎會有天敵呢?”兒子大聲反駁道:“不對,三年級小學生的天敵是五年級的小學生。”
我感到這小子話里有話,便摟住他說:“有什么問題嗎?告訴爸爸,或許我可以幫助你出點主意?!眱鹤映翋灹艘粫?,說出了一件讓我十分驚訝的事。原來,孩子在學校里因和同學玩耍,不小心碰到了一位五年級的大同學。本來也沒有什么,沒想到這位大同學對他不依不饒,三番幾次在放學的路上欺侮他,弄得兒子天天揪著心,十分害怕。
我一直主張孩子應該慢慢學會適應社會,能夠自己處理事情。父母畢竟不能一生一世和他在一起,要幫也只能幫一時而不能幫一世。所以,對孩子和玩伴之間的磕磕碰碰,哪怕是因為玩耍打鬧起來吃了虧,我和妻子一般也不予干預,總是開導和鼓勵他自己學會和別人處理好關系。
所以,當我聽到他在學校受欺侮后,盡管他非常想讓我替他出面,幫助他擺脫目前的“困境”,我還是采取了“放羊回山林”的態(tài)度,替他出了幾個主意。一是把此事告訴老師,請求老師幫助。二是放學時和其他同學結(jié)伴而行,大同學真要找碴,可以得到其他同學的幫助。三是找機會和大同學溝通一下。如果這些辦法都行不通,再告訴我。兒子見此,也只好答應了。
過了兩天,我再問及他關于此事的進展情況。他似乎很無奈,告訴我已經(jīng)告訴過老師,老師也出面協(xié)調(diào)了,放學時也有意和好幾個同學走在一起,但這個高年級的同學還是故意找碴打他。搞得他現(xiàn)在放學時就像做賊似的溜著回家。我一看,事情發(fā)展到此,孩子的心靈已經(jīng)受到了傷害,我再不出面已經(jīng)不行了。
于是,第二天我?guī)е鴥鹤雍湍俏淮笸瑢W談了談,把這件事情解決掉了。孩子如釋重負,恢復了往日的歡快和輕松。
通過這件事,讓我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問題。對于孩子遇到的難事,家長應該如何把握干預的尺度?
首先,應該收放得當,既不能什么事都包攬,也不能過早地放其單飛。像我兒子碰到在外面受大同學欺侮的事,其實已經(jīng)超出了他個人能力所能解決的范圍,這樣的事,家長是應該出面解決的。這種解決不只是體現(xiàn)家長對孩子的保護,而是讓孩子感到社會正義的存在。但孩子因玩耍引起的吵鬧推搡,家長盡可能不要出面,因為那樣的事本來就沒有什么對錯之分。
其次,家長替孩子解決問題也得講究方法。在處理兒子受人欺侮的事件中,我并沒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是和那個同學平和地把事情的道理和如果繼續(xù)發(fā)展下去的后果講清楚,把矛盾徹底地排除掉。如果以暴制暴,可能暫時把他嚇唬住了,保不齊以后還會尋機報復。同時,也要和孩子講清楚,這件事的起因是因為自己不小心碰到了別人,以后碰到這樣的事情,要及時跟別人道歉,防止事態(tài)惡化。
作為家長,在孩子受到“欺侮”時,一定要冷靜,搞清事情真相后再決定是否出手相助。千萬不要什么事都代為處理,從而讓孩子失去了鍛煉自強的機會。